香港旅游(下)——令人难以忍受的香港旅游购物
(2011-03-20 14:11:40)
标签:
香港旅游皇岗口岸深圳机场海洋公园旅游 |
分类: 旅游记事 |
有一天,一位老同事说,现在到香港旅游只需花费1000元,潜台词是,如果你们要去那里,我可以帮你们联系。我未置可否,不愿拂老同事好意,但从内心讲,莫说花1000元,就是全免费我也不想去。一则,香港不是旅游城市,而是购物天堂,我对此没有兴趣。另外,香港那令人生厌的旅游购物,使你的游兴全无。几个月前,媒体曾报道香港导游侮辱大陆游客的事,导游为此作了深刻检讨,其实,这不是个案,而是香港旅游界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差别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我是在2009年4月底曾随旅游团到过香港。从深圳的皇岗口岸进入香港后,有个临时客串的导游将我们领到香港的海洋公园,她说是临时接替汤导,为了便于统计人数,在公园门口大家来个集体合影。虽说大家都带着相机,也只得听从导游的指挥,配合她的工作。谁知,过了两天,已经换为汤小姐的导游,将洗好的6英寸大的合影照发给大家,每张收20元。大家说,我们没让她合影,这个相片我们不要,但汤小姐巧舌如簧,连挖苦带撒娇,称导游根本没有工资,全靠收取一点回扣生活。大家虽然很不情愿,但只得乖乖地掏出“银子”买单。其实,这仅仅是开始。
确切地说,我们还没到香港,在深圳就领略了当地导游的“忽悠”。
从深圳机场接站到皇岗口岸过境,是个小伙子导游。他口才非常好,除了简单介绍了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之外,还处处替游客着想,问大家需要不需要兑换些港币,因为到香港那边再兑换,在汇率上我们要吃亏,另外,那里的矿泉水也比这里贵,如果需要,可以在深圳买好。大家暗暗称赞还是大陆人实在,出境前提示了,否则到香港岂不是要当冤大头。于是一些游客随着导游去那个不大的商店买矿泉水和电源变压器(香港的电压是110伏,我们的电器核定电压均为220伏),并兑换了些港币。当到了香港才知道,根本不像导游所说的,换汇要吃亏,实际上比他兑换的价格更公道。矿泉水也比他卖得便宜。这些导游把游客都当成“唐僧肉”了,谁都想吃一口。
第二天,除了参观了淡水湾和维多利亚港的星光大道之外,就是集体购物。汤小姐将游客领入一家首饰店后,商店马上关上门。这里没有顾客休息的地方,你只能在里面购买各种金银饰品。否则就别想走。每个游客的胸前都佩戴着胸牌,只有在导游的带领下,游客才能出去。同团的几个游客试图乘乱与前一拨的游客溜出门,都被服务人员拦住。因为胸牌的号码不同。汤小姐说,我们这次旅游,是由珠宝商赞助的。每个人起码要消费1500元以上才能让珠宝商不亏本。导游汤小姐说得没错,我们居住的酒店,非常豪华,如果是正常居住的话,每天的包间都不会少于300元,而这些赞助,要通过游客的购物来平衡。对始终按着钱袋不购物的游客,汤小姐极尽挖苦之能事,说没有钱,就不要到香港来,你们这个团是我接的大陆团中,最吝啬的团队。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明明知道在这里的东西贵很多,也只得任人宰割了。我为女儿挑了一条镀铂金的意大利项链,价格1800元,不知比外边商店贵几百元。汤小姐用纸记载我们每个人的购物金额。见我们都购物了,她的脸色马上由阴转晴,还笑嘻嘻地说,今天我请客,请大家吃巧克力。中午,来到一家定点饭馆,汤小姐说,大家先进这个商店,然后,她从服务员手中接过一个瓶子,发给每个人几块有小指甲大小的巧克力。显然这是商店让客人品尝而发的样品。所以有人在吃过后,故意对汤小姐说,我还要吃巧克力,汤小姐马上不再言语。这是领进糖果店,继续购物。
下午,她又领大家到一个手表店,直到有一对年轻情侣买了一对将近20000港币的瑞士表,其他人也消费了约5至6万元,汤小姐才喜笑颜开。看来回扣不少,收入颇丰。实事求是地说,汤小姐虽然个子不高,但面容姣好。可由于她的言行,使我感到她像个小市民,非常丑陋。汤小姐这才带领我们来到蔷色园(又称黄大仙庙),这里是我们香港之行的唯一寺院。但这里被高楼大厦所包围,也不收门票,游客们可随便出入,没有多少宗教圣地的气氛。大家随便转了一圈就回到车上。
第三天是自由购物,我拿着女儿开列的清单,来到九龙尖沙咀——香港最著名的商业区,购买了法国香水与阿迪达斯旅游鞋等物品。本来听同事介绍,这里有些书店,可以看到大陆不能上架的书籍,但因为没有找到那个区域,所以,除了自己购物,就是陪着客人逛街了。走在尖沙咀老街,狭窄的街道,毗邻的商店,感觉就像漫步在天津市原来的滨江道一带,令人浮想联翩。
第四天一早,又换了个带着眼镜,看似非常文静,颇有修养的导游,她将带领我们到码头,办理去澳门的手续,安排我们乘坐水翼船去澳门。途中的车上,导游又向大家推销紫荆花小闹钟。这个小钟在大陆的批发市场价格,估计不足30元,她却以100元的价格强行推销。许多人说,我们家中已经有了,但又是一阵挖苦。我因为不善辞令,所以对导游口若悬河、侃侃而谈的口才,折服不已。可是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推销,真让人难以忍受。
直至到了珠海,迎接我们的是留着小胡子的导游自称“胡一刀”,他明知我们已经被香港导游挤兑得几乎花光了身上的“银子”,最后还强行推销“赌王牌”香烟。我最后以20元港币买了一盒,免得他在你面前不走。真是“刀刀见血”,当然这是后话了。
以上便是我对香港留下的不佳印象。现在本人将这次不愉快的旅游写成博文,是提醒网友如果到香港旅游,切记不要听导游的“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