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的寓意(3)——为什么叫孙悟空
(2011-02-26 15:16:02)
标签:
孙悟空方寸山《西游记》宋体佛祖释迦牟尼杂谈 |
分类: 西游研究 |
悟空是本心,本心其实也就是本性。本心和本性,是一样的东西。《西游记》作者把悟空这个“本心”又称为“本性”,是有深刻含义的,这并不是笔误。
孙悟空为什么叫“悟空”,空是佛教对世界的总体看法。“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句话读者都不陌生,但许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甚至有人望文生义,以为这句话的含义是“色情到头来是一场空”。正确的理解是:虚空是物质世界的本相,物质世界是虚空的。在佛经中,色多是指物质世界,而与所谓色情没有关系。但这样说,仍让人费解,我们看到物质世界,明明是实实在在的,怎么能说物质世界是虚空的呢?这应从两方面理解。
第一,佛教三法印中的“诸行无常”,是说宇宙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的相互关系,其间,没有恒常不变的存在。始终处于迁流变动的状态。行的本身就包含了无常的意义。包括佛教本身,也同样是无常的,而不是永恒的。
第二,一般人是用肉眼看到具体的物质世界,可如果从分子结构的角度看,所有物质不过是一百多种元素化合而成的,如果从更小的质子看,它们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区别。有些确实是常人难以理解的,比如佛祖释迦牟尼曾对弟子讲,每一杯水中有4万条虫。在两千多年前,这是难以置信的,因为普通人无法看到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但佛祖释迦牟尼可以看到,所以,他说物质世界就是空的,物质间是没有差别的。我们对空间的大小和时间长短的认识,是由于我们在无限的存在之中,自我局限于有限的存在。如果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便进入无限的存在,和整个的宇宙相等。
小说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西游记》的作者是把孙悟空当作人心的幻相来刻画的,是想通过取经的故事来宣扬佛化的心学。以孙悟空的形象,阐述由凡人修炼成佛的艰难历程;以孙悟空的形象,暗喻正确的修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