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聊天与被倾诉

(2011-01-23 19:39:19)
标签:

鲁迅

日本

宋体

倾诉

工作节奏

分类: 世态杂谈

多年来,人们总认为聊天是消极的东西,常用“光阴似箭”这句话,勉励人们珍惜时光。 鲁迅先生曾说过,耽误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都是要求人们有紧迫感,不要虚掷时光。

其实,世上万物都应有个度。一个人把美好时光都用在侃大山上固然不可取。但现代社会紧张的工作节奏,需要通过聊天、倾诉来缓解工作、生活中的压力。日本是世界公认的工作节奏最快的国家之一,但许多日本人下班后,喜欢三五成群地到小酒馆去喝酒。通过喝酒聊天,一方面增强同事、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就是为了缓解紧张的情绪,调剂一下精神。在中国古代,无论是“谈笑有鸿儒”的文人,还是“一杯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百姓,都把聊天作为生活中的一件乐趣。

现在随着轿车进入家庭,过度使用空调器,城市热岛现象原来越严重,在盛夏,不用说劳作,就是静静地坐在屋外,也会令人汗水涔涔,心浮气躁。此时,如果能够约几个朋友在树阴下,坐着马扎,沏上一壶清茶,海阔天空地聊聊天,实在太惬意了。

朋友之间闲聊看似漫无边际,毫无目的,其实,通过聊天可以交流大量的信息,可以汲取各种知识,可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闲谈中忽有所感,忽有所悟,以后可以形成比较成熟的见解。另外,聊天还可以增进同事、同学及朋友间的友情和了解。现在,许多同学聚会,追求的正是一份真情。

当然,如果聊天像旧时妇女那样叽叽喳喳,搬弄是非,或对他人的隐私津津乐道,或自我吹嘘,相互标榜,就没有什么意思,纯属浪费时间,甚至是无聊了。

现在,还有一种特殊的聊天,叫倾诉。严格地说,是一方倾诉,一方间或说几句话,或者根本不用说话,只当听众即可,只管听倾诉者一个人唱“独角戏”。倾诉者不管对方是否有兴趣,是否有时间,他(她)会不厌其烦地将事情(很可能是无聊的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道来,明明两分钟可以说明白的事,他非要讲半个小时不可。没有主题,没有结果,主要是过程。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健忘,刚说完的话,一会儿又说一遍。一碗豆腐,豆腐一碗,颠来倒去,重复着这几句话。

这类的倾诉者多为分析能力较差,文化程度不高,生活中的弱者,自己像祥林嫂那样叨叨,宣泄了情绪,根本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听者多出于礼貌不便打断他,硬着头皮听,早已把“听倾诉”当成负担了,这种“聊天”是受罪也不为过。这是典型的“被倾诉”。如果遇到了有偏执倾向或有幻觉的心理障碍者,那就更麻烦了。他(她)们幻听幻觉,却坚持自己的错误判断,一味说那些不着边际,完全是自己凭空想象的事情。你给他(她)苦口婆心地解释,他们根本听不进去。与这种人交谈,试图开导他们,无异于对牛弹琴。民间有句俗语:“宁可与明白人打一次架,不与糊涂人说一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被动做“被倾听”者,只好一心二用。如果是接听电话,你只能装装样子,像对口相声中的捧哏者那样,“嗯、啊、是”地应几句,表明你在听他的讲话,听他倾诉。实际上该看电脑看电脑,能做它事做它事。由此我非常佩服心理医生,他们面对的全部是有心理障碍的人,不仅能和这些病人沟通交流,还能通过心理疏导,解开他们的心结。

而普通人由于没有掌握病人心理学及其它相关知识,是无法说服他们的。对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实际帮助。当然,如果能让倾诉者一吐为快,也算做了一件善事。

今天,人们可以借助网络聊天,跨越了空间的障碍,可以海阔天空,广交朋友,这是网络的优势。但同样应掌握个度,不能因此耽搁工作与学习,更不能影响正常的生活。如果每天沉湎于虚幻的网聊中不能自拔,那就属于病态,失去了网络聊天的意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