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害怕失去父母怎么办?

(2011-09-20 22:16:53)
标签:

少儿

上海

家庭的温暖

心神不安

担心

教育

分类: 育儿问答
 

家长:

好久不见了,天天妈,最近一直没和您联系,今年事情太多,我母亲又去上海动手术,我对孩子的照顾少了很多,但有很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孩子从小到现在,感情太过细腻,他做什么事都要看大人的脸色,如果哪天我因为一些原因,心情不好了,他便会很担心,他经常对我说:“最担心的就是爸爸妈妈变老,将来有一天会死去。”而且时常会这样对我说他的担心,我也经常开导他,人的一生很长的,不会那么容易死,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做,但他还是经常这样担心,他这样的心理让我很担心,一个男孩子怎么会如此的多愁善感?盼天天妈妈给我指导,谢谢! 

天天妈妈: 

您好!

好久不见!您母亲的情况还好吧?祝愿老人家早日康复!

至于孩子的问题,我们首先得了解一点,那就是他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会有相应恐惧的对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面的扩大,恐惧的对象和内容会越来越深入,而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其实,很多小孩都问过父母类似的问题,因为“死亡”对他们来说,是个神秘又恐怖的概念,在他们的年纪还不足以理解。而您在面对这件事的时候所采取的做法很好!孩子需要的正是像您这样的正面回答。

只是由于孩子对时间的概念还没有完全成型,所以我们应该注意考虑从小孩子的视角答疑,避免简单直接的答案,不让孩子产生近期就会发生的误解。因此在回答时请务必加上“要很久很久以后,我们很老的时候才会死去”。这样通过反复多次的强调,孩子才可能渐渐放心,才不会因为他的亲人即将受到死亡威胁而感到恐惧和不安。

    而孩子这样的情绪,也可能和家人的情绪状态以及近期遇到的事件有关。比如,我们非常担心自己在病痛中的亲人的健康状况,神情和话语间传达给孩子的尽是焦虑和忧伤。再比如,孩通过身边宠物的离去、死亡的电视画面、大人的谈论话题等,已经知道了死亡意味着什么。但由于他们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无法像成年人那般理性地看待死亡,故而只能一味的处于恐惧、焦虑之中。

所以我们要努力调适好自己的状态,避免将负面情绪传染给孩子,从而加剧孩子的压力、强化孩子的想法。我们应该多引导孩子参与生活,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更多地感受到生活中阳光、活力、蓬勃的一面。
    需要注意的是,在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们要从中判断他们究竟想知道什么。我们可以用反问的方法,比如:“你是怎么想?”“你认为爸爸妈妈会去了哪里?”“你认为天堂是什么样?”等等,只要满足孩子想知道的,问题也就得以解决了。可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我们更需要通过倾听洞悉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及问题的症结所在,再根据孩子的恐惧、疑虑的原因来做有的放矢地认知调整。从而从根本上来纠正孩子的错误认知、来打消孩子的疑虑、消除恐惧的根源所在。

当然孩子怕与亲人分离,也并非完全是坏事,他们会因此更珍惜自己、更关爱家人。

那么除了以上这些,我们还应当做哪些事来帮助孩子摆脱这样的情绪和状况呢?

1、平时和孩子多聊天,以亲切、平等、友爱的气氛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快乐,从而增强他们的安全感。

2、肯定和欣赏我们的孩子,帮助他们与小伙伴们建立深厚的友谊,鼓励孩子在集体中大胆表现自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转移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过分关注。

4、对孩子的要求要规范,要一致,要宽容。避免孩子因此产生的无所适从、不知所措的状况。
5、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防止对孩子过分疼爱和保护,多为孩子创设各种锻炼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勇气,并让孩子逐渐懂得能承担起对自己、对父母、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是我们人类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6、尽量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避免对孩子发泄。以免使得孩子因为害怕父母无故发脾气而终日唯唯诺诺心神不安,最终导致其焦虑、敏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