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教孩子交往和自我保护

(2011-09-01 16:01:54)
标签:

育儿

宝宝

姨家

心理负荷

非常手段

杂谈

分类: 育儿问答

家长:

向你请教一个问题
前几天姑姑的女儿结婚,我们一起去参加了,我的堂姐堂姐夫带着她们的女儿<大概上三年级的样子>也一起去了

在姑姑家,堂屋里不少人,凑热闹看新娘子,堂姐也在外面,她的女儿和其他小朋友在里屋看电视 我也带着宝宝在里屋,我坐在床边,堂姐的女儿坐在沙发上,我宝宝就在我身边玩,在我身边走来走去 后来手上不知拿了一个什么小东西可能是小玩具之类的,他就伸手递给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堂姐的女儿看,宝宝可能挡到她看电视了,她把宝宝往一边一推说"死旁边去"

这话我听见了,她的动作我也看见了,因为外边有很多人,我忍住了没发火,也没说什么,只是把宝宝拉到一边]
我也不是好脾气,但是我知道如果当时我对堂姐的女儿吵起来或者把堂姐叫过来说这事 会影响到姑姑她们的心情,那好,我就忍  

在回家的车上我对堂姐简单的说了几句,堂姐就对堂姐夫说了句"宝宝现在不像话了  

前阵子二姨家的女婿从牢里放出来了<他本来是个检察官,因为被查出贪污受贿,所以被关了大半年,二姨家找人最后给他弄了个监外执行>,所以二姨家就请我们吃饭,当是庆祝,人放出来了.他家宝宝大概二三岁的样子吧,也是个男孩.在客厅里玩玩具,我宝宝本来就爱凑热闹,就围在他身边转,二姨家的宝宝随手就把我宝宝往地上一推.当时我看了真是心疼 B.......

 

前几天我们去我外婆家吃饭,我二姨家也去的,中途大家闲玩的时候,二姨家的宝宝又是随手就把我宝宝往地上一推,我看了真是心疼,如果告诉二姨她们,或许她们会说小孩子家不懂事,闹着玩的,可是作为妈妈的我看到宝宝老是被人推倒在地我真是心疼.回来后我气得跟宝宝说他推你你不会推他啊!(我知道这话说得不对,也不应该这样教宝宝,可是我应该如何教宝宝呢),以前我总是跟宝宝说"宝宝不能随便打人,不能咬人,要听话讲道理,宝宝要是抓人了,我会训斥他,也会惩罚他,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错的.可是现在我也不知道如何教宝宝,当别人欺负你打你的时候,宝宝你该怎么办?该怎么办怎么教呢 ­

前几天我在小区的路边等车,一个背着布包的五六十岁左右的妇女的样子,走到我面前手往我面前一张,手心里有几颗糖,她对我说小妹妹,吃糖.我眼睛瞅了她一下,就走到一边去了.那人也走开了.我不知道那妇女是好人还是坏人,给糖给我是好心还是坏心,可是这年头我也看不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我想起停战访谈以前放过的一个节目"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内容好像是一个坏人让一个小女孩带路啥的,小女孩好心给带路了,结果被他拐跑了",我知道这世界还是好人多,但也存在着不少坏人,可是我该如何教孩子,我们经常带宝宝去楼下玩,宝宝长得漂亮,有时有不少陌生人会停下来逗宝宝玩笑,爸爸还经常让陌生人抱抱宝宝,可是我该如何教孩子呢,如何让他去分辨,既要他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又要让他懂得保护自己,唉,乍教啊

 

天天妈妈: 

您好!
很理解您作为母亲在宝宝受到其他孩子欺负的时候的心情。

可孩子之间的相处不同于成人,绝大多数情况并不涉及到大是大非。而孩子的秉性、家教以及当时的情绪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行为。

比如有时候,孩子会因为曾经遭受的挫折而将不良情绪转移到其他人身上,以减轻心理负荷获得平衡;再比如有时候,孩子会因为自己很感兴趣的事受阻中断而急躁发怒;还有些时候,孩子受环境影响或欠缺良好的家教,对其他人有不礼貌甚至是攻击行为。但孩子们都是在犯错、改正,再犯错、再改正的过程中渐渐长大的,所以他们的成长更需要长辈们耐心的指点、引导以及言传身教。

 

而1350帖里我也曾提到过:很多时候,小宝宝们去欺负他人并非出于恶意,只是希望能得到其他人的关注和友情,却因为不懂得用怎样的方式处理,也不能预计这样做的后果,才采取了那些“非常手段”。如果这样,我们首先要及时地安抚宝宝,告诉宝宝,其他孩子只是想跟宝宝玩,跟宝宝交朋友,虽然他们的举动不怎么好,我们不喜欢也不跟着学,但是我们应该学着去理解。因为正确地解读孩子们的行为,才是让宝宝不再担心和惧怕社交,从而培养其乐群性格的前提。

至于您提到的,怎样教孩子和别人相处以及如何防备陌生人的问题,我想,还是分段解决的好。即在孩子还很小,还没能够走出您和家人的监护范围的时候,在您和家人的保护下,教会孩子信任,教会孩子善意的理解和接纳周围人的爱,教会孩子分享、礼貌、协作等,因为这些都是孩子将来立世的基础。等孩子渐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基本的是非观和判断能力,并需要独立也有能力独立行事的时候,我们再通过各种事例,让他们在生活中了解掌握鉴别有关安全的隐患以及解决对策,教会他们保护自己的方法。

 

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孩子们会更加安全健康地茁壮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