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写不行:读《非理性亢奋》有感!

(2012-04-05 22:16:26)
标签:

陈志武

股市

股票

散户

大盘

分类: 读书

  最近我几乎是一天一篇,甚至一天两篇(今天)。为什么?因为清明假期,我读了不少东西,感受很多;受益很多。尤其是陈志武教授的《非理性亢奋》,解决了萦绕在我脑海中的好几个问题,不写不行!

  客观地说,《非理性亢奋》(2010年12月新版)是陈志武2007年以前一些文章的汇编,2008年出第一版,2010年底出了新版。因此有些内容过时了,而且由于是文章汇编,所以更应该更好地修改,融汇成一本书才对。另外,书中有不少法律、媒体方面的探讨,我没什么兴趣。而且,根据我的理解,陈教授也是90年代末才接触我国的金融,属于边学边写,而且一些观点我不太赞成。当然,陈教授在美国已经做了多年的研究,金融功力还是很深厚的,让我获益良多,我想明白了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大多数人,包括基金和机构,都会跑输大盘?

  这是因为:买卖会损耗手续费,也要交税。最近有文章说中国的交易费率是美国的30多倍,那损耗就更可观了。

  我举个例子说明:假如你有100只股票,这样你的涨跌基本和大盘同步了。但是,如果你总是时不常地买进卖出,那么从统计上看,你并不会取得超额收益,而是只会损失交易费,涨幅自然就小于大盘了。

  在股市上,成千上万的人每天都在交易,他们的总体收益,肯定是股市的上涨收益 - 交易费(国家和券商的“抽头”),所以作为整体,股民的收益率必然小于股市的涨幅。Ok

  这不是陈教授的推理。他是用统计数据得出这个结论的。但我在他的启发下,通过简单的推理,也得出了这个结论。

  因此,牛市,大多数人会跑输大盘,赚不了多少钱;熊市,大多数人会输得更惨。

  当然,我承认有少数中短线高手,可以取得超出股市涨幅的收益,甚至远远超出。但从总体统计上看,操作越频繁,股民亏得越多。

  因此,从统计上看,要取得尽量高的收益,就是减少操作!

  2、散户为什么更容易赔钱?

  形象地说,就是因为涨时拿不住,更想卖掉,锁定利润;而跌时却不卖,因为不愿意赔钱,反而越套越深。但是归根结底,无论是赚是赔,股票总得卖掉。所以散户卖出时的平均盈利率,要小于平均亏损率,所以更容易赔钱。

  陈教授用几张图对这个问题作了形象说明。我掺杂进我的理解,从数学上简要解释一下:从长期看,股市总体是涨的,中外皆然。所以如果你随便买入100只股票,一直不动,从长期看你肯定赚钱(当然,能否跑过银行利率是另外一回事)。从长期看,一只股票既可能涨10倍甚至100倍,也可能跌90%甚至更多,甚至一文不值,但从统计上看,股票的平均涨幅肯定是正的(数学上叫做:涨幅的“数学期望”为正,呵呵)。但是,如果散户更容易在涨10%或20%时拿不住,卖了,而跌时偏偏不卖,非得跌了一半多了才忍受不住痛苦而割肉,那么,散户在获利时的收益就小,而割肉时的亏损就大。用数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散户股票的涨幅,“数学期望”为负。所以总体来看,散户必然赔钱!

  那么,为什么普通人容易“涨时拿不住,跌时却不卖”呢?因为这是人性的弱点!要是绝大多数人不是这样,股市的运行规律也就不是目前这样了!

  所以,彼得·林奇说要“止损”,要“让利润奔跑”!也就是说:赚钱的股票不要卖,要卖就卖亏钱的!

  这是和人性相背的,所以林奇才是林奇!

  从我国股市来看,2001年是2245点,如今也差不多就是2000多点,所以股市十一年不涨!扣除交易费,散户总体必然赔钱,必然是“一赚二平七亏”!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今天我总算从数学上解决了!感谢陈教授!

  其实很简单,呵呵。但我比较笨,今天才想明白。

  3、炒股的最优策略究竟是什么?

  这是我自己的问题。陈志武没有回答,但他强调分散仓位,以避免在一只股上踩中“地雷”。但这个问题是我最近几年一直在想的。结合前两个问题,我的最新理解是:

  (1)精研大势,精研牛股。当然这很难,非常难。理想的境界是巴菲特,甚至更高。我目前还远远达不到让我满意的境界。

  (2)看准之后,全力出击!在股票没有高估之前,决不考虑卖出!

  (3)如果你对自己的眼光足够自信(这就见仁见智了),就不要分散持股!这是巴菲特的忠告。否则,比如你手上有10只、20只甚至100只股票,虽然都是你精心选择的,但在一个时期内,你的收益率肯定和大盘差不多,或者稍高一点而已。而且我相信,如果你手里有几十只、上百只股票,必然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深入研究,陷入疲于奔命的状态。

  结合第(1)、(2)条,精研牛股,做大波段,是最优策略!

  当然,如果你不是散户,你手握几十亿几百亿,你有一个团队,那例外。

  上述策略,和我一年前的思考结果差不多,但今天我从数学上有了更好的理解。当然,还应该有一些辅助原则,比如不要借钱炒股,不要使用杠杆(期货上可以用杠杆,非常危险,不建议使用)等等。

  (4)如果既看不清大势,也认不准牛股,也就是普通散户,没时间、没精力、没心情去研究股市,就平均选100只股票吧,随便选,别听专家们说这个股好、那个股差的,就是随便选!买了之后就别动了。过几年需要用钱了,来股市看看,提点款。如果你赶上2005~07年那一拨,你肯定赚疯了;但如果赶上07年到现在这一波,当然就赔大了,呵呵。但从概率上说,由于从长期看,股市总体是上涨的,所以你赚钱的概率,肯定大于赔钱的概率。

  为什么买了之后就别看了呢?这是因为:如果你天天惦记股市,那么你浪费在股市上的时间,和取得的收益相比是不划算的。在经济学上这叫“机会成本”。也就是说,你本来可以把这些时间用于干别的,赚的钱会更多,但你花大量时间关注股市,被股市纠结,频繁买卖,不仅会跑输大盘,而且可能赔钱。所以干脆别看!

  可能有人认为还有更好的策略,比如每天换股,天天涨停。就算不涨停,中短线总能抓住一只上涨的牛股,还是很厉害的。比如从理论上说,每个月抓住一只涨幅50%的股票,不算过分吧?我们股市上每个月都能找到好几只这种股票。

  但是,在股市上混过几年的都知道,这只是频繁做短线的散户的不切实际、贪得无厌的梦想,根本不是可行的策略。那些研究k线的,什么“在启动之前买入”,说得头头是道,貌似专家指点江山,但他抓住过几回?要是每个月都抓住一回,他丫早就超过巴菲特了!

  Ok,《非理性亢奋》解决了多年来萦绕在我脑海中的几个问题,再次感谢陈教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