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全仓还是分仓?我为什么要买入长城?
(2012-03-23 10:06:15)
标签:
财经股市海信长城汽车李世民 |
分类: 股票 |
关于全仓和分仓的问题,各路高人早就有很成熟的思考。我们所看到的“高手”,往往手里都有十只以上的股票。显然,这是为了躲避全仓或重仓在一只股票上的风险,哪怕这个概率很小,也要尽量避免。这样,即使出了黑天鹅事件,由于哪只股都不是重仓,理论上就没有很大风险。
这样的人,给人很沉稳的印象,让人感觉放心,呵呵。
我认为,这是只知其二,不知其三。
因为:如果真的想赚大钱,就必须全力投入一只股,至少,要重仓一只股。否则,永远没有爆赚的机会。
听我慢慢分析。
古往今来,风险和利润成正比。做生意的,孤注一掷,才能大获成功;搞政治的,打仗的,毕其功于一役,才是让人惊叹的高手。另一方面,我也承认如果败了,就是惨败。
这方面我最佩服的,是秦王李世民。公元621年,22岁的李世民带领三万人,击败了中原大鳄王世充,将其围困在洛阳。王世充也是枭雄,打过多少仗的猛将,虽败不乱,顽强坚守。唐军士气逐渐低落。此时,刚刚统一河北的窦建德,又率领十万得胜之师来驰援王世充。唐军闻听,尽皆变色,绝大多数人都主张撤退。
换做是你,是否也会撤退?那样,你就不是李世民了。
李世民认为,窦建德貌似强大,连连取胜,是因为没有遇到强硬对手,所以他的不断成功只能让其越加骄纵。最终,李世民身先士卒,强令军队主动迎击。他出奇兵直插窦建德大军,活捉了他。窦军土崩瓦解。王世充弹尽粮绝,再无指望,只能投降。这就是李世民“一战擒两王”的辉煌故事。从此中原尽归大唐。
如果李世民避其锋芒,退回陕西。虽不敢说从此完蛋,但统一全国,恐怕要推迟很久。
李世民的成功,就在于他有超人的胆气,以及超人的洞察力。所以他敢孤注一掷。在旁人看来,他貌似一个赌徒,其实是一个罕见的高手。
而且,畏首畏尾,什么都留后路的人,可能不会遇到很大风险。但永远不会暴富,永远不会有大成就。这种人,永远只能做谋士,而不配做领袖。
你想暴富吗?你想拿出舍我其谁的气概吗?那就搏吧!
当然,不做领袖也挺好。枪打出头鸟嘛,呵呵。
华为的任正非也是这样:他在90年代初,就全力投入研发,并提出“压强”理论,也就是全力攻击一点,取得突破,然后不断扩大战果。所以华为取得了大成功,而首鼠两端的联想们,只能继续做低端经销商。
写到这里,貌似我在劝说各位做冒险的事。其实也不尽然。
全仓一只股,真的很冒险吗?除非你的全部家当,都在股市里。
对我来说,当然不是这样(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也不是这样)。股市的投资,根本不到我财产的1/2,所以从更全面的眼光来看,全仓一只股,不能算冒很大的风险。那么,为什么不全仓自己最看好的股票呢?
当然,我必须再次强调:全仓一只股的前提,是你一定要做深入研究,否则和赌徒没区别了。李世民豪取两王,也是做了深入研究的。他打仗从来都是智勇兼备,大智大勇。除了一次因为生病,部下没听他的话,贸然出击导致失败,他从来没有败过。所以他是几百年一出的大帝。
话说到这里,我还要回转一下:为什么我又要买入长城汽车呢?现在我就没有全仓吗?
因为:
1、自我去年5月买入海信以来,大盘跌了20%,而海信(目前)涨了40%多,尤其是最近几个月涨了不少,所以相对跑赢大盘140/80 - 1=75%以上。因此我认为,目前海信的估值,和去年年初差不多。大涨了,让我没有增仓的欲望;但海信总体仍然是大为低估的,所以我也没有减仓的欲望。
2、长城,在我眼里,目前的估值和海信差不多,潜力也难分高下。所以我新入市的钱,愿意买入长城,看看我能否选中第二只好股。
3、我有点贪。总想着两只股不可能同时大涨,只要有一只涨了几倍,我就可以增仓另一只,呵呵。
4、我愿意不断分析牛股,并亲自实践,因为空仓分析,和重仓买入,心态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要知行合一。长城是我选的第二只。如果我能连续找出五只牛股,就证明我还可以,呵呵。
人,总是矛盾的。一方面,我全仓了海信将近一年,并欣赏这种方式;另一方面,目前我是两只股,哈哈。
写到这里,或许我得修正一下我的观点了。更全面的观点也许是:如果在你的眼里只有一只好股,就全仓吧!如果你的股市资产不超过3000万,就不要买入三只以上的股票。
我,佩服大智大勇的人,也很想成为这样的人。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为什么一直坚持写博客?为什么完全公开我的想法和操作?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提高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