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稿1

(2011-10-22 23:44:58)
标签:

文化

分类: 读书

在北岛编的《七十年代》里有这么一句话:八十年代开花,九十年代结果,什么事都酝酿于七十年代。这句话放在台湾也是一样,仿佛什么事都可以在那蠢蠢欲动的七十年代找到原因。

 

现在很流行”时空胶囊”,就是把代表这个时代的一些东西,或者你想对未来说的话,一起埋到地底下去,可能过个五十年后再挖出来,看看那些古旧的玩意,再回想从前,想象从前,挺有意思。

 

有时候在整理尘封已久的仓库,翻旧书堆时,常常也会意外掉出一些时空胶囊,可能是一台旧收音机,旧皮箱,或着是一片叶子,一纸手札,甚至只是一张电影票或车票,这些无意间埋下的时空胶囊,他在不经意间又重新出现在你的视野里,都会让你的思绪一下子又流到好久好久以前。

 

原本以为已经淡忘的人与事,开始敲打键盘后竟然逐渐地清晰地浮现

 

(1)

 

我叫廖信忠,常常有人看了我的名字会说「怎么台湾男生取的名字都那么大气」,我只能嘴角抽蓄,敷衍得苦笑一下,在我出生的年代,像我这”类型”的名字,在台语里有个专有名词,叫”菜市场名”,意思就是这种名字满地都是,就跟菜市场里的东西一样不值钱。

 

你从一个台湾人的名字,大慨可以猜出他大慨是什么时代出生的,就拿我父亲那一辈人来说吧!”雄”字辈居多,什么正雄、武雄、文雄的,有些东洋味对吧!因为当初台湾受日本殖民统治的影响,父母取名讲求好记,又符合当年大男子气概的社会风气;相对来说,女生的名字,除了”秀兰”、”秀琴”、”玉兰”这一直为大宗外,很多根本直接延用日本名字了,什么”明美”、”美惠”、”成美”之类的,如果是在乡下重男轻女思想比较强的地方,常常有女人的名字叫”罔市”,就是台语”随便养”的意思。

 

1949年后有许多的外省人涌入台湾,于是,你也可以看到这些外省人在台湾的第二代,他们的名字很多都叫”台生”、”台丽”、”建国”,这些外省第二代的名字很好认,明显就跟本省人的取名方式不太一样。

 

名字不仅反映出时代背景,更看得出不同世代的父母对子女的期许。六七十年代是台湾社会快速进步的年代,在那时候社会上普遍的心态就是,只要好好努力就会成功,所以在那时候台湾孩子的取名,都满怀着父母望子成龙的期望,象征人中之龙、伟人与豪气万千的字特别受到偏好,这些年出生的以”志”、”豪”、”伟”、”宏”、”忠”等字为大宗,所以一听到五月天那首歌《志明与春娇》就知道志明肯定是六七十年代台湾男生的代表啦!而这个时代的女生呢?在台湾人的价值观里,女性就应该温柔贤淑,以做好丈夫的贤内助为目标,所以女生的名字常出现”淑”、”怡”、”惠”、”雅”、”君”等字。

 

你可以自由得将上面的关键词排列组合,出来的结果就是很有台湾六七十年代风味的名字。所到九十年代,这些人纷纷考上大学,每年都有许多好事者将这些菜市场名输入榜单查询,今年有多少志明、家豪…或是怡君,淑芬…上榜啦!做一个菜市场名的排行榜;重名的之多,甚至一个班还有好几个同名同姓的,像以前大学时班上就有两个”陈怡君”,因为她们一位皮肤比较白晰,一位较黝黑,所以叫名字时都直接叫”白怡君”、”黑怡君”(可怜…)。”陈怡君”这个名字之普遍,在我们这一代台湾人从小到大的经历里,每一个时段都一定会有不同的”陈怡君”在身旁。

 

当然啦!我父母亲是虔诚的基督徒,所以也许取名的逻辑还是跟别人不太一样。1977年11月20日这天是星期日,我父亲在教会礼拜讲道的同时,我母亲正在产科诊所里生我生得骂爹骂娘哇哇大叫,终于噗通一声生了下来。讲完道他赶紧跑到诊所,一看不得了,快四千克,有够胖的。接生的医生是教会的长老,累得满头大汗,教会里那么多小孩都让他接生的,从没看过那么胖的,不过他也有够八卦,很快的,廖明发家生了一个胖娃,很快传遍整个教会。

 

所以啦!他们的取名逻辑就是,对上帝有信心又忠心,而我妹妹信惠当然就是有信心又感谢上帝的恩惠,教会里的人一看这种名字就知道是信徒才会取的,但其他人看了,也会觉得这是很典型70年代出生台湾小孩的名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