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讀薩依德《東方主義》筆記

(2011-10-22 21:38:59)
标签:

东方学

欧洲

柗街髁x

封闭系统

萨依德

文化

分类: 读书

http://s6/middle/62f619d3hafe35df6b7e5&690
原版《東方主義》封面,西方人印象裡的神秘東方

 

本书原名是《ORIENTALISM》,当然我们惯于将ISM字尾译成"主义",但所谓ORIENTALISM,原始的意思是"东方学",即长久以来西方(传统欧州国家),如何研究东方(以中东为主的地区),以及这种思考脉络下所形成的一种学术方法。但在书中,萨依德真正要告诉们的是,这种思考脉络如何成为一种霸权,因此,在这边翻译成具有封闭系统的"主义",我认为事实上较符合本书主旨。

在过去一段时间,相对于西方欧洲,东方的回教帝国盛极一时,甚至对欧洲产生威胁,在那个时候的欧洲人心目中,东方是辉煌的象征;回教文明高度的发展,甚至是更东边的中国;还有曾经强盛的神秘古埃及,都成为欧洲人心目中仰慕,幻想的地方。

后来欧洲国家兴起,东方国家衰落,等到欧洲打败土耳其帝国后,发现,已经衰败的东方,似乎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个辉煌东方,心中产生混乱甚至有些不能接受;于是,欧州人开始建构一套有关东方学说,也就是东方本来是怎么样的,而东方也"应该"是怎么样的;欧洲人就利用这套系统去了解东方,作为控制东方的依据。

换句话说,「东方学」在西方变成了一套被建构起来,认知东方,并解释东方的系统,本来东西方应该有对等的文化文明,但在西方帝国主义的势力下,却变得可以批判,解释东方,东方处于"被"研究的情况下,则失去了话语权。所以过去欧州的书写里(尤其是游记,西方总是文明进步、理性的;而东方是神秘,带有点浪漫的荒诞,落后值得同情的;东方应该是怎么样,而西方就是这样,以西方的角度看东方。

萨依德这本书内花了一半以上的篇幅描述这种情况的产生,但他真正关怀的对象在于,东方学发展到了当代,已经变成一种文化霸权「任何一个书写或作用于东方的人,如果不接受东方主义所强加于思想与行为的限制,就不能书写或作用于东方。」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出来的并不是真正的东方,只是西方在东方主义脉络下的东方。

就跟上面提到,东西方应该是对等的两种文明及文化系统,因此,今日东方的危机就在于,在这个以西方为好的时代,我们甚至接受了用西方东方主义角度来看待我们自己的文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很容易的二分东方与西方:东方本来就应该怎么样,西方本来就应该怎么样,反倒封闭了对自己或其他文明的认识。

所以我们现在也看到许多描写到欧洲国家的游记,充满了同样的语汇:浪漫的、闲适的、咖啡馆、红瓦绿树这类典型描述欧洲的形容词,好像欧洲"就应该"是这种样子;在这类游记里常常也会写到,等到回国后,心态又变成如何如何以对比自己在国外与国内时的心境变化,似乎东方人在欧洲的旅游当中才会,就应该产生这样的反思;这无形中也掉进了一个封闭系统当中,因为我们已经熟悉了我们所建构出来得那个欧洲,所以游记也会朝着这种脉络书写。

在此不分析东方人面对西方文明时对反应;事实上在书中萨依德并没给出一个东方主义的替代方案来,他自己也说他只是从各个角度来批判东方主义而已;也就是说,他并不给我们一个答案,而是要读者自己思考,如何跳脱东方主义的脉络来看待东方,跳开这个封闭系统,这才是这本书的真正目的。

 

(2009五月一號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草稿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