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赛末点》:人生的另一种喜剧

(2011-10-28 00:14:30)
标签:

赛末点

伍迪艾伦

运气

悲剧

喜剧

分类: 光影映像/movies

http://s7/mw690/62f23433td3d86f520016&690   

    ★★★☆

 

   莎士比亚在谈到戏剧时说,戏剧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从中不难品出悲喜在人生中交加、在戏剧里重复的味道,或许如同《皆大欢喜》中说的“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那样,人们的角色也在悲喜剧中不断地转换。伍迪·艾伦前些年用一部《双生美莲达》探讨人生的悲喜双重生命的可能性,人物构建的创意有些像更早的述说两个自己的《两生花》(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在说完这种可能性后,伍迪·艾伦干脆暂时放弃了喜剧,拍了一部堪称他的电影生涯中最严肃的影片《赛末点》。

 

http://s9/bmiddle/62f234334b04a058260a8&690

 

   ■故事讲述一个年轻俊美、一文不名的网球教练克里斯从穷困潦倒到跻身豪门的人生际遇。在意外结识富家女之后,两人迅速相爱并结婚,在岳父公司谋得高管职位,继而成功进入上流社会。与此同时,他又无法抗拒自身热烈的情欲,与和自己出身相似、同样不名一文的女演员诺拉偷情,当后者的紧紧纠缠开始严重威胁到自己时,他发觉自己无法放弃全然到手的舒适生活和高贵地位,决心痛下杀手结束情人的生命。这个故事非常古典,但也非常俗套,如果没有克里斯最终因为各种机缘巧合成功地逃脱法律制裁这样一种结局,甚至可以说几乎就是俗烂。然而《赛末点》避免落入俗套并保持伍迪·艾伦电影标志性特征的原因,不外乎将人生的悲喜归因于“运气”,并用运气释解了表象上的某种“不公正”。

 

   放出片头字幕的同时,旁白就借网球比赛说道:“说自己宁愿运气好而不是优秀的人才是看透了生活的本质。网球比赛中有一种情况是擦网,那一瞬间球可能过网也可能弹回,运气好的话它就过去了,而你也赢了,没过网你就输了。”这句话除了道出了主旨,没有明说的隐含意思是那种描述的情况只会发生于一场网球赛最为关键的时刻,或是人生最为千钧一发的转折点,而这个意思自然就是“赛末点”三个字想要表达的东西:克里斯与富家女结识并相爱虽然也是幸运的一种表现,但远没有达到赛末点的因未知而产生的紧张;直到因为一个类似“触网”的小细节逃过了法律的制裁,影片才真正把决定性的“好运”真正搬上台面。

 http://s5/bmiddle/62f234334b04a07692ce4&690

 

   ■但是从发散的或者更深的层面来看,影片并不是是单纯地说“好运”那么简单。表面上看,伍迪·艾伦似乎只是老调重弹,“好运比好心重要”的概念也是他过去常说的。从《安妮·霍尔》开始,伍迪·艾伦完全确立了自己的个人风格,无论是喜剧元素的运用还是精神层面的挖掘都在内敛的表达中逐渐成熟起来。最近几年他的作品虽然商业性倾向更加明显,但依然突出其情节性,也尽显一如既往的幽默与机智。而《赛末点》则体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特征,例如收敛了浪漫喜剧的成分而成为一点都不可笑的“正剧”,甚至伍迪·艾伦本人也退场而不再如过去那样喋喋不休等。但更重要的也许是表现方式的更新之下主题表达的进化和发展,体现了悲剧与喜剧超脱于表面的叠加与重合。

 

   《双生美莲达》告诉我们的重要一点,是“悲喜就在一线之间,但是顺境逆境又是相隔万里,在命运的选择面前,我们都不用多想,我们将走必然之路”。这种“必然之路”在《赛末点》中的体现就是那个贯穿始终的“运气”归因,即人们在更多的情形下受到的是形而上的运气的某种驱使。伍迪·艾伦在《爱与罪》里列了一个等式:Tragedy+Time=Comedy(悲剧+时间=喜剧),而这个等式在《赛末点》里得到了颇具颠覆性的阐释。不论克里斯是否真的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不论他随手掷出的戒指被何人无意捡到,重要的是逃脱法律之外、回到正常生活的既成事实。表面上看自然是他的侥幸和好运,然而影片最后的几组镜头都分明表现了导演的真正态度——克里斯被“运气”剥夺了洗清罪恶的机会,因此将长久地遭受内心的煎熬而永无天日。

 

http://s2/bmiddle/62f23433078076749cc51&690

 

   ■在谈到《双生美莲达》的时候,伍迪·艾伦说自己之前的那些故事“可以被写成喜剧或者变成更有戏味性的悲剧,而我通常会将它变得喜剧化”。在《赛末点》里,他将过去喜剧化的风格大大削弱,转而用更隐晦、更复杂的方式说出了悲喜之间的相互转化。如果还要根据这部影片列出一个等式,那么应当是“喜剧+时间=悲剧”,或者是“悲剧+时间=放大了的悲剧”。也就是说,克里斯表面上的那种喜剧性的结局,隐含的是严肃的悲剧人生。

 

   从这个角度上看,《赛末点》依然带有伍迪·艾伦鲜明的个人风格,虽然表面上摒弃了他自己、以及我们都熟悉的喜剧套路,但实则是把对克里斯、甚至是对“运气”嘲讽态度隐藏得更深,这才是真正体现《赛末点》不同于先前影片的人生悲喜性质的核心表达,也正因为如此,它才成为伍迪·艾伦生涯中最严肃和最特殊的影片。当然正如有的影评所说,“它不可能成为他的转型之作,只是他几十部作品序列中又一个尖锐的凸点。”以后的《独家新闻》和《午夜巴塞罗那》等,伍迪又重新回归了他和观众都最为熟知的喜剧。

 

http://s16/bmiddle/62f234334b04a0aa8e19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