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天地”还能“安民心”?
(2012-12-12 06:41:02)
标签:
杂谈 |
朱少华
“南京最牛的一副拆迁对联。”昨天,在西祠胡同上,有人发帖说,六合区长芦街道拆迁办门口有一副对联霸气十足。
这副对联的霸气和威慑力完全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从“拆天拆地拆天地”这充满火药味的口号中就能看出,他们可谓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甚至世间的一切建筑都不在他们的眼里,这与当年的“敢叫日月换新天”很有的一拼。这本是一句“不按日子过”的话语,但奇怪的是下联:安民安心安民心。天地都能拆除,老百姓都上没有天下没有地了,民心还能安定吗?
难怪有网友跟帖说,这不像是天底下人说的话。一位社会学家曾经说过,政府部门在处理民生问题时,一定要对群众怀着一种敬畏的心理,要有所畏惧。这也就是说我们政府部门在工作和行政时,一切都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做到有理有据。特别是像拆迁这种直接关乎着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一定要以人为本,用人性化的态度,把工作做细做扎实,尽量化解矛盾。但是现在很多地方的拆迁工作,之所以矛盾不断,群众抵触情绪严重,甚至发生一些意外事故甚至惨剧。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拆迁使一些群众失去了“天地”了。房屋拆除,使之无栖身之地。土地被占,生活没有着落,老百姓怎么能安心?
事实上很多拆迁和城市改造都是为老百姓好,老百姓也是非常欢迎和支持的。但往往有些好事好心最终不仅没有得到好报,还落得骂声一片,怨声载道,甚至暴力阻拦,问题恰恰也出现在拆迁上。有些群众说,老百姓不是不讲理,而是有些拆迁部门不愿意和群众讲理,甚至不讲法。在拆迁补偿上总是拉出一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架势,群众和其讲理,他们讲法。群众和其讲法,他们讲权。群众用沉默抗拒,他们雇请社会闲杂人员逼迁,以至最终闹成了群体事件。
政府部门用“拆天拆地拆天地”的态度对待群众和拆迁工作,能够换来的不是““安民安心安民心”,而只能是“伤民伤心伤民心”。要真正让民心安民心顺,作为政府拆迁部门还是应该有所收敛,靠霸气甚至匪气赢不来群众的理解和尊重,更达不到“安民安心安民心”的结果。要让群众理解和支持,就把谦虚和尊重放在前面,只有让群众拥有“新天新地新天地”,群众也才能“安民安心安民心”。否则,如此这种“拆天地”“安民心”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