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岂能把拥抱当“商品”?

(2012-12-12 06:37:27)
标签:

杂谈

幼儿园岂能把拥抱当“商品”?

岳粹景

8日,网友“浪漫红尘”在扬州一知名网站发帖,质疑江都区商贸幼儿园以提供“拥抱”服务为由强收80元费用,引起网友热议。昨天,面对记者采访,商贸幼儿园园长表示,网友的说法不太全面,这80元不是“拥抱费”,而是“精品教育费”,拥抱只是精品教育服务中的一项。而江都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明确告诉记者,该幼儿园的这项收费属乱收费,他们会核实后,责令将费用退还家长。(据12月11日扬子晚报)

 

真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如果不是这位细心的网友爆料,公众可能做梦也想不到,原来幼儿园的老师拥抱一下孩子其中还蕴藏着这么大的含金量。幼儿园的工作就是领孩子,为了表示亲情和呵护,随手拥抱一下孩子更是平平常常。但现在这样的拥抱也成为幼儿园的“商品”了,而且价格不菲。如果这样广开财路,利用资源优势拓展市场,不知道幼儿园老师还有什么工作行为不能成为“商品”的。而如此荒唐的收费幼儿园还美其名曰“精品教育费”,老师的拥抱到底是“精品”还是“商品”?

 

按照幼儿园老师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职责,面对牙牙学语不谙世事的孩子,幼儿园老师要体现出亲和力,让小朋友安心的在幼儿园学习生活,学会拥抱孩子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是一种道德,更是一种工作内容。更可以说家长在支付孩子在幼儿园的费用中,就已经支付过这种费用了。但是这里的幼儿园在收过总体费用后,又巧列名目收起了“拥抱费”或“精品教育费”,显然是在“偷换概念”和“转换概念”。这和某些饭店额外收取顾客的“碗筷费”及“桌椅板凳费”实际上同出一辙。

 

幼儿园作为教书育人服务民生的一种特殊单位,在性质上不仅有商业经营的特点,更有很大的道德因素。但从实际情况看来,某些幼儿园不仅把自己当成了纯经营性的商业机构,更是引进了不少奸商的伎俩。在孩子的伙食上克扣斤两,以次充好。在生活待遇上巧列名目,变着法子敛财。他们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个需要精心呵护体贴入微的服务对象,而是当成了摇钱树聚宝盆,甚至当成了可以随意敲诈要挟的“小人质”。这里能收“拥抱费”,别处说不定就能收“亲吻费”。不是“有妈的孩子像个宝”,而是“幼儿园的老师像个宝”。“拥抱”也能“明价销售”了。

 

这不仅是一种行业宗旨上的扭曲,更是一种职业道德的堕落。把孩子对幼儿园老师拥抱的渴望注满了浓浓的铜臭味,更是对师道尊严的亵渎。用老师的拥抱收取孩子家长的大笔费用,看样子幼儿园“赢利了”,老师们“发财了”。但实际上幼儿园把家长们的重托,社会的希望和孩子们最纯洁的爱玷污了,更抛弃了。而这些更远远大于收益,甚至关乎着幼儿园的生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