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为何“宁自杀而不辞职”?
(2012-09-14 05:17:42)
标签:
杂谈 |
朱少华
9月13日上午十时左右,琼海市国土局一位戴姓副局长从琼海市国土大厦8楼跳下身亡,目前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据9月13日海南网)
这位副局长在任时,主要分管地籍管理股、土地利用股、法规监察股、确权办、协助分管土地执法监察等工作。而在未跳楼前,留下了遗书。遗书上称:“自己身体不好,工作压力大,不想活了”。又是一桩让人费解的自杀,老百姓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人不到万不得已走投无路的时候怎么可能会对自己下毒手?难道官员患病(许多还不是绝症)、工作压力大,就只有自杀一条路?按照我们最普通的想法,“工作压力大或不能工作了”那就干脆辞职看病或静养。无官一身轻,不仅能很好的修身养性,还能尽享天伦之乐。特别重要的也是让普通老百姓无法享受到的是,工资福利一分不少。对老百姓来说,放着阳关大道不走,偏偏选择了自杀,这到底怎么啦?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现在却成了许多官员迈过去的一道坎。前年6月23日,湖北老区红安县委书记熊良霄赴黄冈开会途中,在车上用刀片切割手腕次动脉自伤,其原因就是患抑郁症很久了。而刚刚过去了一天,6月24日下午,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刘亚军在广深高速铁路上撞车自杀,民航方面发布的消息称刘亚军轻生也是系精神抑郁所致,未发现党风廉政问题。细心的网友发现,最近几年因患抑郁症或其他病症自杀的官员很多,有的甚至还隐瞒病情强撑着继续工作,最后以身殉职。但这其中却没有一人因病主动申请辞职,这些官员们到底都中了什么魔?现成的阳关大道不走,却偏偏选择绝路,难道职无权利比生命还要重要?
不用说,我们的工作是需要一点牺牲精神的。但却绝不要这样的牺牲,官员带病工作不仅会让自己加重病情,延误治疗,更影响本身的工作质量和国家的事业,甚至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官员们宁自杀不辞职尽管还有别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是内心的懦弱,很多官员早已习惯了在权利中的生活,过关了众星捧月的日子,一旦权利旁落,就会坐卧不安。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社会上有一种“传统观点”,即使官员生病在家不上班拿工资也会被视为正常,而一旦辞职了就有“问题”了,而且常常会使当事人有口难辩。正是因为这样,才酿成了一种特殊的官场文化——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情愿自杀成仁,也不愿拱手让权。
因此对待这样的现象,公务员有必要养成一种修养,厘清生命和职务的关系。国家在历次抢险救灾中提倡生命是第一位的,而在正常的工作中,每个人的生命都应该是第一位的。在当下的社会上,官员们工作忙,责任重,压力大。这就必须要求官员们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更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当身体有病不能承受工作和事业压力时,就应该用豁达的态度面对身上的职务和手中的权利,主动申请辞职治病和修养。一旦伟人曾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出了问题也就是没有工作的本钱了,何必还要在那占个位置?而能够早早的从权利和事业中解脱出来,不仅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更是对国家、事业和家庭妻儿的一种负责。何乐而不为呢?
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