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供港蔬菜”能否成为大众蔬菜?

(2012-06-28 05:45:46)
标签:

杂谈

“供港蔬菜”能否成为大众蔬菜?

朱少华

近日,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陆供港食品的安全率达到了99.999%,这在全世界都很难得。因为内地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供港食品的可靠性逐渐引起了内地消费者的关注,特别是产销两旺的供港蔬菜——一种在内地种植、专供香港市场的高品质蔬菜。这些供给香港市民的放心菜中,有1/3产自云南。这些基地不仅为香港市场提供了大批鲜蔬,还带动了周边农村的经济发展。(据627日都市时报)

 

有一个小插曲很让人感慨,蔬菜基地的菜农们都以能吃到自己种出来的蔬菜而感到自豪,连他们自己以前也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蔬菜,口感更是不一样。自己敢吃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还感到荣幸并赞不绝口,这在当今可算很少见。人们现在司空见管的却是种菜的不吃自己的菜,养猪的不吃自己的猪肉,制造果冻的不吃果冻,饭店做红烧肉的大厨却从来不吃自己做的红烧肉。他们之所以不吃或不敢吃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因为对这些东西的内在质量品质太了解了,了解到了害怕的程度了。

 

这里的菜农又之所以对食用自己的蔬菜感到自豪,也是因为太了解了。这些专供香港蔬菜不仅无农药无污染,更是经过严格监控出来的,其严格的监控方法和措施让菜农们自己都感到很残忍。作为供港蔬菜备案基地,这里每年的农药使用情况都必须向检验检疫部门通报,接受监督。每隔3个月,基地都将按照内地及香港地区的有关标准,对土壤、空气和水源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达标,方可生产经营。蔬菜的检验标准更是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仅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就有3300多项,并且经常修订,公布有关限量。而在内地,该项限量的标准仅为807项。

 

我们也可以看到,供港蔬菜基地之所以这么严格,并不是靠这里的老板们自觉自律,而是更有一种巨大的压力在促动。因为国家质检总局有明文规定,供港澳蔬菜一律严格实施标识、铅封和备案管理,并对供港澳蔬菜实施批批监装和查验。没有备案基地或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加工收购企业,将一律被取消供港澳蔬菜资格。这就意味着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他们蔬菜基地的出路就会被截断,就有可能给基地带来灭顶之灾。而他们这种高质量严要求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他们的命脉。

 

这样的“供港蔬菜”能否成为大众蔬菜?道理很明白,我们的大众市场为什么打造不出来这样品质的的蔬菜?除了一些菜农小农意识急功近利甚至见利忘义外,就是我们的蔬菜入市环境太宽松了。对于一般普通的农贸市场来说,蔬菜甚至肉制品的质量监管基本形同虚设,在监管上监管部门更信奉民不报官不究,甚至民报了官也不一定究。菜农和菜贩子们几乎可以任意“制造”和“打扮”蔬菜。甚至“越制造”“越打扮”就越能卖个好价钱,不担心会被追究责任,更不担心会被逐出市场。即便是国家规定的农药残留检验标准也比供港标准少了两千多项。环境宽松,入市无底线,对菜农们短期内是有益的。但对菜农们的长期利益来说,如此放任自流无疑是自废武功,甚至是自寻死路。

 

这里的蔬菜基地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周边菜农的新型种菜意识。很多祖祖辈辈种菜的老菜农也不得不开始重新学习种菜。由此可以看出应该重新学习的不仅是这里的农户,而是全国各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