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流行“侠客行”
(2012-06-25 05:19:07)
标签:
杂谈 |
今年流行“侠客行”
朱少华
一名4岁男童在江南西遭持刀歹徒劫持后,一名路人突袭歹徒救人后悄然离去。这位“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夺刀侠”究竟是谁。“看身影他很像我们的一位保安队长。”昨日中午,有热心致电媒体,揭开了“夺刀侠”的真实身份。黄兆景,43岁,从化太平人,曾经是一名电工,2005年开始当保安。他在广州著名社区南华西当了7年保安,有5年获得市和区“优秀保安员”称号,2008年当上保安中队副队长。(据6月24日广州日报)
这一幕很精彩,更很有传奇色彩。但这里却只有“演员”而没有“编剧”和“导演”,而是自然发生的一幕。这位“夺刀侠”更没有刻意的打扮,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置身于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毫无特殊之处。但他却在歹徒穷凶极恶之时挺身而出快如闪电徒手夺刀,以一个男子汉的方式干净利落是解决了问题。而过后更是摆脱了许多的“婆婆妈妈”,大隐于市,悄无声息。
就在几天前,也是在这座城市
从“夺刀侠”到“黄衣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朴实自然,有侠士遗风,却无侠士的张扬和做派。事成之后更如平常事一般淡定的走开。不图传扬,更不求回报。这样的一种精神境界似乎与时下的市场经济价值观有点格格不入。按照现在的“正常”理解,拾金不昧都要加上“有偿不昧”,何况救人生死一线,甚至面对歹徒极有可能白刀子进千红刀子出来?这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胆识,更是一种牺牲。而后则在当下的价值观里才是顶顶重要的。
从今年流行“侠客行”里能够看出一种涌动,那就是一种正义的人性道德力量正在亦不可遏止的势头在苏醒,在抬头。有人说我们的社会里人性和道德正在滑坡,社会公德甚至已经崩溃。这其实只是一种肤浅的表象,而深藏在社会之中,民间群体内的善良与温暖从未流失和变冷,而且无处不在。当社会一旦需要时这种力量就会马上迸发出来。这很突然,甚至让人感到震惊和不知所措,但我们看到当事人却很不以为然。这正说明我们社会温厚和淡然。不是社会变了,而是我们太多虑了。
“侠客”的不断出现,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正义和希望,也更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可爱。从这个角度说,这些“侠客”并不是单指那位“黄衣哥”和“夺刀侠”,而是整个广州,整个社会,而且不管是哪里,只要有群众的地方,有正义的地方,这样的“侠客”就会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