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就是生产力”生产出了什么“产品”?
(2012-06-22 05:10:24)
标签:
杂谈 |
老癸
“接待就是生产力”,昨日,一则甘肃省天水市接待办公室的标语在网上热传,引发广大网友的围观和热议。许多网友调侃说,“这绝对是个天才般的创新,此语道出了接待办的心声。”该标语图片最早由微博网友@幕何方于前晚22时51分发布,随后被广大微博网友纷纷转发和评论,该标语也被网友冠以“悍标”,甚至被网友调侃为“天水精神”。(据6月21日南方日报)
这句话也许不合符逻辑,但却极符合时下的社会形势。一家单位、一个部门工作上可以马马虎虎,业务上也可以糊里糊涂,但在接待上级领导来访和检查工作上却来不得半点粗心大意。人们常常这样形容接待工作的重要性,平常工作好比九十九路神仙都拜倒,但这接待就是那最后“一哆嗦”,“哆嗦”出了问题,全盘皆输。
在平常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单位很多工作不达标,甚至很多事情不合法,单位里存在的问题更是一抓一大把。但是就是因为人家在接待上级领导工作上“过得硬”,结果什么问题都有而又都没有,什么不达标而又什么都达标了。在媒体新闻中我们也能看到,有的地方绿化荒山成了漆化荒山,城市创卫就是砌围墙,开发过的楼盘上铺上一层黄土也能蒙过检查团的眼睛,这是为什么?并不是他们有什么神奇的法术,就是因为他们在接待上手段高超,不但遮住了一些人的眼,更封住了一些人的嘴。
正因如此,这里才得出了“接待也是生产力”的“至理名言”。接待不仅是生产力,其实也是蒙汗药,是迷幻剂,是封喉丹。更是一种欺上瞒下的隔离层。因为接待的好,许多民意被掩盖了,许多问题被隐藏了,而上级的许多整治的意见和措施却被贪污了。接待就是生产力,而这种畸形的接待也可能演化成对抗民意的一把刀。
因此,从这个角度说,这个“接待就是生产力”的标语更像是一个公开的投诉。下级部门之所以把接待看成一种生产力,正是因为许多上级部门及上级官员的“所好”。同时更可以看出国家要求解约和压塑“三公消费”阻力是何其之大。因此,借此机会相关部门不妨认真的调查一下,看看这个“接待就是生产力”到底是怎么演化过来的?既是生产力,那就看看到底生产出了什么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