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方便”与“市民方便”孰重孰轻?
(2012-06-22 05:06:56)
标签:
杂谈 |
“管理方便”与“市民方便”孰重孰轻?
朱少华
4月,郑州实施“退路进店”工程,拆除全市共计421个报刊亭,该市成了目前唯一没有报刊亭的省会级城市。拆除之后,郑州市相关部门解释,原有报刊亭存在违章占道、阻碍交通、违规经营等问题,清理目的是:退店经营、还路于民。今后,市民可在超市、书店、加油站或门店购买报刊、杂志,报刊销售点比之前的报亭数量将大幅增加。(据6月21日大河报)
政府部门之所以要这样将书报亭统统拆除,所有的原因统称为一句话,也就是为了方便监管,大街上书报亭占道经营,影响了市容市貌,阻碍了交通。更让管理部门烦恼的是这些书报亭大多数都在超范围经营,除了卖书卖报外,香烟饮料几乎应有尽有。还有的书报亭经营了一些色情影像制品,光天化日之下,实在有碍观瞻。而将这些书报亭尽数拆除,所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但是,这也给市民特别是爱读书看报的市民带来了麻烦。原先市民走上大街几乎不费什么事随手就可以买到称心的书包,就是专程出门购买也只有5分钟的的路途,而现在书报的经营一律淹没在城市当中,让购买书报的市民想抓瞎一样,甚至专程上街购买也要寻找个十多分钟。从书报亭被大部拆除后书报的发行量大规模下降的情况来看,这项措施不仅书报的经营者带来重创,市民也为此牺牲了不少。
这也突显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管理方便”与“市民方便”处在一条水平线上,我们政府来怎样掂量和面对?有书报亭的存在,给城市带来了阻碍交通、违规经营、有碍观瞻等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是绝对不可能克服的,香港、澳门、新加波等世界上许多著名城市几乎都是与同在,有的城市更是把书报亭当成城市的一道风景线打造,由此可见这并不是管理的问题,而是一个理念问题。
在我们的城市里往往就有这样一种现象,政府部门为了方便管理甚至就是为了管理省事,而把许多本该是政府部门加强服务的内容推卸甚至强加给群众了,让小商小贩们统一手推车、统一遮阳伞甚至统一服装,是为了政府管理方便。让商家店面统一招牌、统一装饰也是为了政府管理方便。一面提倡低碳生活,一面又封杀电动自行车,还是为了政府管理方便。现在这里为了管理方便,更是完全清除了便民的书报亭。正如河南省文联副主席郑彦英表示的那样,“这是管理上的懒政”。
政府在城市管理或监管上需要方便,但这种方便必须建立在方便市民生活的前提下。我们常常说要打造服务型政府,但是现在书报亭统统拆除了,政府在管理上方便了,省事了。却把种种困难和麻烦推给了市民群众。这不仅有违政府的职业伦理,更是于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宗旨背道而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