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洋县和鹅城“跨越时空”接了轨?
(2011-05-22 19:42:45)
标签:
杂谈 |
看洋县和鹅城“跨越时空”接了轨?
朱少华
陕西省洋县因资金非常紧张,无力按国家有关规定提供廉租房建设配套资金。由县政府召集住建局、发改局、民政局、国土局、房管局等12个部门负责人开会研究,并形成会议纪要决定:由房管局负责,对已建成的长乐苑、南环路廉租房采取一次性交纳30年房屋租金的方式进行分配。决定出台后,导致部分租户无力负担。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当地叫停了这一做法。(据5月22日京华时报)
要落实国家廉租房政策,县里资金又不足。怎么办?县政府召集十二个部门头头团团围坐,挖掘集体智慧,集思广益,最终就形成了这样一个“英明决定”:预收住户30年代租金,还有另外一家一万元的“定金”。如此一来县里的困难解决了,但也把烫手的山芋扔给了群众。本来申请政府廉租房就是因为家庭困难,买不起商品房。可现在要一次性缴纳30年的租金,一家也要好几万,这样的廉租房还有什么“廉”字可讲?
真是难为县政府了。可想出这么一个损注意竟然还把这么多部门召集一起忙活了半天,真是委屈了“集体的智慧”了。其实只要把最近流行的电影《让子弹飞》让大家看一看,想必大家都会“茅塞顿开”。这样的办法早在近百年前的鹅城就已经实“落实”过了,“张麻子”在“汤师爷”的协助下当上了鹅城的县长,原想大发一笔,可拿来账本一翻,鹅城的上一任县长已经把税收预收到90年以后了。这让“汤师爷”连叹“天不讲究了”。税收这样一透支,后来的继任者别说发不了财,就是维系正常的运转都困难。用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也就是“不按日子过了”。
“鹅城”的那一任县长之所以“不按日子过了”,就是因为人家本身县长就是花钱买的,而当官的目的也就是一种投机生意,“透支”税收不过是将自己的利润最大化。但是洋县的这个廉租房租金却也玩起了“不按日子过了”的把戏,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按照一届政府四年任期,租金这一收等于把七八届政府的廉租房租金都预先透支了,这一届政府困难解决了,可下七八届政府怎么办?人家靠什么来管理和运转?幸好这一行为被及时叫停了,不然这届“透支”,下届再继续“预支”,洋县有可能比鹅城还“鹅城”。
“鹅城税收”本来是艺术家的虚构想想,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却不断有地方“跨越时空”和鹅城“接轨”。某地收卫生费为了“方便群众,让利于民”,不仅一次性要收费30年,而且这30年一次交清,后40年就可以全部优惠了。某大学学生才上第二学年,但学校却要学生把第三学年的学费也要一次交清,否则就不保留学生的学籍。如此种种几乎和鹅城同出一脉。这些地方之所以同“鹅城接轨”,也就是过了今天不管明天,这种工作态度与其说是为了工作,不如说就是为了眼前的利益,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短期行为,甚至是一种“绝后”的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