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尹晓冰是替教师说话还是替董事说话?

(2011-05-22 19:36:56)
标签:

杂谈

尹晓冰是替教师说话还是替董事说话?

老鬼

云南大学副教授尹晓冰在全国性的一个研讨会上提醒同行:“教师用不着讨好学生。”认为做好教学是基础,但把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他开50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是3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他自称用在教学上的精力约占1/3。(据5月22日长江日报)

 

按照这位教授的理论,一名职业教师但也不能把全部身心用在教书育人上,都用在了教书上,无疑等于“照亮别人,毁灭自己”了。也可以说他的这种理论也完全颠覆了教师的“红烛”精神。而能用多少精力在职业上?尹教授给出的比例是1/3。而尹教授自己也正是这样,在当教授的同时还身兼3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也可以说尹晓冰的大部分精力不是在教书上而是在董事上。更可以说我们称其为尹教授不如称尹董事更为贴切。那么对于尹晓冰的这番高论,我们不知道他到底是在替教师说话,还是在替董事说话?

 

教师或者是大学教师是不是有1/3的精力就能担当?应该说可以,不仅教师,所有的职业都可以用1/3甚至1/10的精力来担当。但效果绝对不一样。我们看到有许多把一身全部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职业上的老教师,他们之所以被尊称为“红烛”,就是因为“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或者说是“毁灭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但是这样的人到老也不会开上“宝马车”,但你能说这样的人都在毁灭自己吗?尹晓冰这种理论实际上是完全用一种金钱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就感。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就是“毁灭”,而像其这样“三心二意”就是成功,把职业当业余也就是成功了?

很多教师尤其是大学教师热衷于在社会上兼职,这种兼职实际上是以牺牲学生的利益来换取教师的滚滚财源,更有一些专家教授为了金钱利益不惜出卖道德和社会公德,甚至蒙骗公众和社会。这样的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知识分子的形象,更亵渎了专家教授们的声誉,坑害了社会。而这些“亦教亦商”的教师似乎尹晓冰很欣赏。他们当然“用不着讨好学生”,因为这些人为了金钱利益南来北往,忙的不亦乐乎,除了一个教授的头衔外甚至基本很少在学生们面前出现,学生想讨好这样的教师都没有机会,而这难道就是尹晓冰推崇的教师形象?如果尹晓冰是替教师说话,怎么能对职业“三心二意”还有理由了?如果我们的教师都就这样1/3的投入,你们又凭什么全额领取国家的工资和其它待遇?

一位大学教师在上课时,不是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育,更像是炫富和卖弄。动不动就把自己拥有的“宝马车”和七个8的手机号摆在前面,活脱脱就是一副暴发户的摸样,追求利益几乎达到了一种疯狂的地步,说其是教师,辱没了其董事的身份,而说其是董事,真又亵渎了其教授的头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