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烟”会不会步入“禁塑”之后尘?
(2011-05-02 18:25:45)
标签:
杂谈 |
“禁烟”会不会步入“禁塑”之后尘?
朱少华
昨天,卫生部新修订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实施,新增“室内公共场所禁烟”。作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执法部门,昨天,北京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所长李亚京表示,有计划以卫生部“室内公共场所禁烟”新规实施为契机,向政府申请适当增加编制,在北京卫生监督系统内,建立一支“禁烟执法”队伍。(据5月2日新京报)
一声令下,国家酝酿了几年的公共场所禁烟终于正式实施了。虽然没有像以往一样一项法律的出台总会有一个“热身”的过程,但是相关部门特别是新闻界总还是习惯于大造一些声势,寻找一些实例来让人们更好的做文章。而这一寻找果然就找到不少的“破绽”。舆论风声鹤唳,社会上似乎也草木皆兵。但真正从现实中的一些该禁烟的公共场所情况看,该烟茶不分家的还是不分家,该吞云吐雾的吞云吐雾,一切好像并没有多大的明显变化。是风到雨点还没来?还是压根儿就是一阵风?
这让人不由的想起从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禁塑令”。在开初的几天“战果辉煌”。不管是商场超市,还是饭店酒家,甚至就连农贸市场也“谈塑色变”。为了让人们尽快改变观念,一些零售企业和大型商家不仅主动向人们免费提供可解性环保袋,有些善于发现商机的企业还开发出了美观别致的菜兜和竹篮。不管是大小城市还是乡镇集市,到处都可以看到宣传“禁塑”的标语口号,一时间,“禁塑”不仅成了时髦,更成了一种荣耀。在城市里喜欢提着竹篮上街买菜的老太太都成了媒体摄影记者追逐的目标。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热度的慢慢冷却,社会就开始“审美疲劳”了。开始是乡镇的农贸市场开始“打起了松腿”,监管人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有意为商贩使用塑料袋“把风”。随后又对大型超市商场“网开一面”,同意他们使用环保塑料袋,但必须“有偿使用”。这两个口子一开,社会的“禁塑令”立刻全线崩溃。农贸市场没人管了,饭店酒家少有人问了。大型超市商场费用还在收,可那有偿使用的到底是可解还是不可解的塑料袋,恐怕就只有天知道了。
事实上,现在的“禁塑令”不仅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中最尴尬的一项法令,也早已名存实亡。而看看如今这个“禁烟令”,走的也基本上是“禁塑令”同样的路子。风声大雨点小,甚至根本没有落在身上的雨点,以至于最后全线溃败“法不责众”了。而现在的“禁烟令”刚开始实施,姑息迁就甚至法不责众已经初露倪端。而另据媒体报道,一些地方党政机关的办公室、会议室等几乎就没拿“禁烟令”当回事。有人甚至放出“豪言”,一根烟难道还能危机乌纱帽?种种现象让人不由担心,“禁烟”会不会步入“禁塑”的后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