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记大师的作品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2010-11-17 17:07:08)
标签:

杂谈

书记大师的作品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朱少华

11月10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2010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选结果公示,江西省景德镇市委书记许爱民在列。公示结果引发千层浪。在许多网民匿名跟帖质疑之后,社会学博士、文化地理学博士后、近年侧重古陶瓷文化研究的学者王洪伟公开质疑“程序不合法”。(据11月17日现代快报)

 

这年头领导摇身一变成为某某专家学者一点也不奇怪,但是如果在陶艺制作和技术工艺上都非常讲究的陶瓷艺术方面也出现了这样的官员,而且是比专家学者更高级多的“大师”,这就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了。我们承认,许爱民能在仕途上当上市委书记的,其才能绝不是浪得虚名的。但其领导艺术和才能绝等同于陶瓷艺术。也可以说,大师可以一纸任命成为市委书记,但市委书记却很难成为某个行业里的大师。因为这绝不是一纸文件甚至一道命令就可以任命和委任的。

 

熟悉陶瓷艺术的人都很清楚,一个真正的陶艺大师不仅要有精湛的陶瓷艺术创作本领,更要在陶瓷材料研究、制作工艺甚至窑炉烧制技术等方面都要有很深的造诣。因此一个普通的陶艺人员要想成为大师级人物,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更要经过许多年的摸索实践。比如韩美林大师,他在陶瓷厂第一线工作多年,就是现在,他仍然有自己的陶瓷厂和专业窑炉,而且基本上仍然和陶炉为伴。相比之下这位市委书记的“大师”,按照公开的资料,发现他除了是景德镇陶瓷学院工程系的毕业生外,这么多年来基本上全是从事行政工作或领导职务,更不可能在办公室运来一车泥巴甚至建造一个窑炉供他边工作边研究陶瓷。

 

因为“科班出生”,他也许对陶艺很热爱,甚至也有一定的造诣或很深的造诣,但即便是这样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个“票友”,谈不上专家更不可能是“大师”。而在评定程序上,许爱民也没有走传统的逐级评定,而是撇开“预选”“初选”甚至“半决赛”,直接就进入了陶瓷艺术大师评审专家组评审“决赛”。尽管我们无法认定这里面有徇私舞弊的成分,但“瓜田李下”,市委书记的职务在那里摆着,又违反了评审程序中最起码的公平,因此,公众更有理由相信,他的这个大师虽然也是评审出来的,却有很大的“命名”成分,甚至水分很大,其违反常规的做法更是与市委书记的身份极不相符。

一位业内人士一语道破天机,“大师称号的最大作用,就是让他的作品可以卖出更好的价格。”一个大师的作品现在动辄就是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而一个普通者的一件陶瓷的价格仅仅在100元左右。可想而知,市委书记和这个陶艺大师的头衔,简直是如虎添翼珠联璧合。官员用权力谋取经济利益,是一种腐败。而官员用权力谋取(或者说套取)这样一种称号,虽然不是直接的经济利益,却比经济利益的性质更严重。因为一旦拥有这样的称号不仅在仕途上有了一个耀眼的资本,更可以在个人利益上更可以做到“点泥成金”。而这一切不用说都是利用公权的影响谋取的。“书记大师”的称号可能有注水的成分,但这里面的含金量却是货真价实的,甚至比真正的大师含金量还足。在如今这样一种环境下,“书记大师”的作品肯定个个都能卖个好价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