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鬼时评
老鬼时评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547
  • 关注人气:75,5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懂议政”并不全是“老板委员”的错

(2010-08-24 18:17:39)
标签:

杂谈

“不懂议政”并不全是“老板委员”的错

朱少华

23日,在广州市政协会议上,广州市市政协副主席郭锡龄说,一些委员既不敢批评又不敢拿出措施,“钱是很多,但不懂议政”。 一些人心存顾虑,以为议政是挑毛病,揭伤疤,是得罪人的事,不敢也不便议政,很多非公经济人士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这种政治安排看作一种荣誉,缺乏强烈的政治责任心,存在“一年一个会,五年一换位”的不作为思想等。(据8月24日广州日报)

 

这话说的可谓一针见血。众所周知,政协委员们的作用就是参政议政,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如果一位政协委员不懂参政议政,只是把每年的政协会议当成一场高级的社交活动,这样的政协委员不仅不称职,也是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可是现在这种“不懂议政”的“老板委员”并不是个别现象,全国政协有,各省市政协有,一些普通的县市更是相当普遍。一些地方的政协队伍基本上成了老板们多俱乐部,一到会议期间,老板们对会议的内容和议题不感兴趣,而更热衷于迎来送往,拉关系攀亲戚。但是如果我们把所有过错都打在这些老板委员的屁股上也欠公允,因为这种现象本身也并不全是这些“老板委员们”的错。

 

由于政协委员的产生过程是由参加各单位政协的提名推荐,党委和相关部门进行综合评定,最后经常务委员过半数同意通过,就可成为政协委员,因此这里面就难免会出现很大的权力因素。同时,又因为政协委员要有一定的代表面,这就使得大委员们多数都是社会各方面的名流或精英。而在商业和企业界看来,效益突出无疑就是最大的贡献,也就成了成就政协委员的“硬件”了。许多地方在推荐或批准政协委员时也就认准了这个“硬件”,甚至不管当事人同意与否,只要贡献大就能“天经地义”的成为政协委员。而一些商业和企业界老板因为看到了政协委员不仅是一项荣誉,一顶光环,更能够通过这一职务奠定自己的政治基础,铺设一定的人脉关系,也就不遗余力甚至千方百计的挤进政协队伍,这更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政协队伍了”。

 

但是,从根本上讲,尽管这些“不懂议政”的“老板委员”挤进了“政协委员的队伍”,但归根结底这些人还是我们的政协组织“拉进来”或“放进来”,甚至是“被”进来的。有些老板进政协也许本来就不是来参政议政的,有的是来为自己或自己的行业争夺权益的,而更有的索性就是来参加“社交的”。他们本身就对与己无关的问题不感兴趣,又如何热心对待枯燥无味的“参政议政”?老板们赚钱是他们的天性和天职,如果我们要求“老板委员们”,把赚钱放在一边,而把履行政协委员的职务放在首位,认真收集整理提案议案,并全身心的投入到参政议政中,那可能吗?因此,现在我们要批评甚至要斥责一些“不懂议政”的“老板委员”,但更应该反思一下产生这些“老板委员”的程序和制度,特别是我们的政协大门,把政协变成了老板们的俱乐部,难道全是这些“老板委员”的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