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长咋就没听到大堂外“升堂鼓”惊天响起?

(2010-04-21 18:05:28)
标签:

杂谈

市长咋就没听到大堂外“升堂鼓”惊天响起?

朱少华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组拍摄于辽宁省庄河市的照片,显示有大批群众在庄河市人民政府大楼门口集体下跪。据了解,这些下跪群众是当地两个村庄的村民,他们于4月13日到庄河市政府门口反映村干部涉嫌腐败的问题,要求市长出面接待,但遭到拒绝。(据4月21日潇湘晨报)

 

经常看古装戏剧的人都知道,不论县官州官,更不论公务私务多忙,只要一听到大堂外有人击鼓鸣冤,都必须放下一切升堂断案。常看到这样的情景,鸣冤人在外面拿起鼓槌猛敲几下,三班衙役“紧急集合”,两旁一站好,那边官老爷甚至官服还没穿好,边跑边提鞋,这边一坐定,那边就赶紧让击鼓人上堂说话。这里不是说古时候官老爷更懂得勤政爱民,而实在是历朝历代都有一个规定,对老百姓击鼓鸣冤有意拖延不升堂接待的官员,轻者夺去乌纱,重者脑袋搬家。官老爷再会贪会舒坦也不敢跟自己的乌纱和脑袋过不去。

 

而现在大不一样了,县官州官早就不必深港断案了,老百姓也不用敲升堂鼓了,有什么事写出报告通过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交上来就成。但这并不是说县长市长就可以完全不必直接理会老百姓了,相反更是要主动接近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时代的发展不是让老百姓办事更难更没尊严,而是要老百姓更有尊严更方便的办事。而这里真让人开眼了,上千名群众在政府的大门前请求见市长,反映他们迫且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市长不见。老百姓怕行为不端怠慢了市长,索性呼啦啦全部跪下,这下是长得官架有了,市长的尊严更是登峰造极了,但是,市长却还是不见。

 

如果说市长对“大堂外”的事情一点不知道,这显然难以服众。政府的大门前,办公楼里面的人开窗就能看见,就是不开窗,一千多人积聚在那里,声浪也够惊天动地的,这一切难道市长看不到也听不见?要说是因为其他事情太忙抽不开身接待群众更是笑话。在一个城市里还有什么事情能比两个村庄上千名村民集体到政府门前反映问题更重要?这些村民不过是反映村干部涉嫌腐败的问题,市长为什么要躲着不见?是怕见群众处理不好,还是怕得罪官场自己以后不好混?

 

不管什么原因,大堂外“升堂鼓”惊天响起,却唤不来市长“升堂断案”,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正常的事情。市长如此大的“架子”其的形象和尊严可谓“提升了”,但这是一种这样的形象和尊严?而是一种极其丑恶和卑鄙的形象和尊严,不仅严重败坏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更让一千多跪在政府大门外,苦苦等待见市长一面老百姓们尊严扫地。市长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架子”,说白了就是钻了现在制度性漏洞,因为按照现在的制度和法规,并没有什么强制性的约束让县长或市长必须要接见大敲“升堂鼓”的老百姓,见与不见全凭官员的高兴劲,于是就有了前南平市委书记面对跪地喊冤的妇女冷若冰霜,后就有了这里上千名村民跪地求见而不闻不问。试想,如果有群众大敲“升堂鼓”,领导就必须亲自接见,不接见就可能乌纱帽不保,这里的市长还会这样的骄纵与傲慢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