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感悟PET父母效能训练
(2025-04-22 17:44:44)
标签:
教育 |
老师说,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期中考试前,数学老师对孩子们说,如果你们考试平均分在同类班级中排列第一,我就给每一位同学买奶茶。班里有位孩子成绩不好,班里的很多孩子就对他说,不要来参加考试,以免拉低班级均分,今天是考试的日子,他果然没有参加考试,请假在家,理由是身体不舒服。此事我询问过班里的几个孩子,情况应该是属实的。
培训时,我把这个故事说了出来,老师说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对错思维——需求思维
我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是有评判的,比如,同学们的做法是不对的,在隐性的霸凌同学;比如老师的这个做法是欠妥当的,是引起这个事情的诱因。他们是错误的。老师说,我们要看到孩子的问题是他们的解决方案!我们要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正向动机。孩子不参加考试,是因为他有维护同学关系的需求;其他的同学要求他不参加考试,是他们对奶茶的需求;老师给孩子们奖赏奶茶,是有完成KPI的需求或者说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这些动机都是正向的。
学习如何编码
非责备的描述行为——具体而明确的影响——内外一致的感受
训练完了以后,发现家长和老师的抱持很重要,在练习的当下,会变得柔软,听得进人说话。我看到。。。。这件事使我很困扰。。。。/我感觉到你有些不耐烦,我很愿意听你说,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花点时间来聊聊这个事/
你今天是不是有些疲惫呀?我能感觉到好像你不开心,是哪个部分不开心?爸爸其实很在意你的体验和感受,我希望如果可以的话,在某一个时候我们一起聊一聊到底发生了什么,你愿意吗?听起来其实你现在希望我给到你一些空间让你去做,是这样吗?
在回顾老师说的这几句话的时候,我并没有回忆起来,利用AI字幕的记录在完成复盘的,那我为什么在面对孩子们学习没有记住前一天的知识的时候会那么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们没有认真听课,或是没有认真的去记忆呢?在面对老师很有耐心的保持的时候,我那个刁蛮的任性的小孩就演不下去了,说明这些方法是有效的,那为什么在使用的时候,就缺少了耐心,其实这也是需要刻意练习的。
班主任可以这么引导
故事听起来是悲伤的,我们要看到孩子们的正面动机,同时也要加强引导,要跟孩子们一起去聊这个话题,你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那个孩子也是我们这个集体中的一员,我觉得不能少。
如果从校园的欺凌的角度来看问题的话,又会让我陷入到对错的思维里面,而询问想法的由来,是去探寻内在的思维以及孩子们的解决方案。不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是我在这个课中学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点,这也能让我放松下来,因为自己没有那么多的解决方法。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高手,相信对方,相信孩子!
感悟幸福,或是小确幸
1、在高架上开车,两边都是蔷薇花,那粉色在我的两旁疾驰而过的时候,我曾经是非常的欣喜(刚来杭州的时候),现在是淡淡的,心是开怀的。也许是当时刚来,刚看到这么美的风景加上来杭的欢快。
2、孩子们对于成绩的在意,他们对学习是有正向的动机的,从平时孩子们在交流问题时寻找的同伴来看,趋向或是集中到了成绩较好的同学的周围,尽管他们间的关系以前不好,或说曾经关系很差,在这点上的话,我应该向孩子们学习。
3、韩的妈妈给我来电,说还孩子想要学习了,自己准备陪伴孩子一起学习,孩子已经近半个学期在家,没有进行学习,家长的陪伴和支持,让孩子表达了学习的想法;家长的相信和努力,会给孩子很多的信心;其实我的内心还是有一丝丝不相信,或者说是认为家长把重心放在学习上是否不太正确;但我没有说出这一点,学习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抓手,若是不抓这点,我又能给家长提供什么呢?若是不能提供,那她的操作肯定是一种方法,而且她在小学5年级的时候,有过类似的经验,也获得了一些成功。我该做的事就是提供一些教育资源,或者说孩子在学校的时候减少对孩子的批评,让他有更好的心里感受,以使他的复学之路稍微好走一点。
4、那天心里不舒服,让爱人陪着我看了一部电影《泰囧》,王宝宝的单纯和可爱治愈了徐朗,一路上有那么多的糗事,但是他们相互扶持,宝宝善良的背后有淡淡的忧愁,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唤醒了徐朗对妻子对孩子的关爱,在事业和家庭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原来我们一直追求和紧抓不放的是我们的执念,有些东西放下了就好。
5、不给解决方案,那天跟孩子聊青春期的男女生关系,到最后,孩子说,老师你怎么不给我一些建议,让我该怎么去做?我问:你会听吗?他答:我也许会听进去,而后去改正。他会听吗?也许会。我说的一定是正确的吗?不一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