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近代十大怪才子之辜鸿铭:奚落中外名人的风流归侨(八)

(2011-09-15 16:15:27)
标签:

追风少年

随感

杂谈

前言:中国十大怪才子,出自《中国故事》2007年8月(纪实版),一共收录了辜鸿铭、苏曼殊、李叔同、章太炎、林纾、王闿运、黄侃、叶德辉、吴稚晖、陈寅恪十位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的故事。这本杂志是我从旧书摊上花三块钱买来的。我对书里的这些人非常感兴趣。他们的故事也非常有趣。所以,从今天起我将全文转载,以同各位博友分享,期待您的关注。

略知辜鸿铭大名的人,无论男女老少,概念化的印象,便是他的纳妾、缠足之说,以及他的善辩等怪癖,因此他给人们一个“泥古不化”的口实。如果我们能够从深层次去探讨他的性格特征,那么我们便会对上面这种看法产生疑问了。

真正的辜鸿铭,实际上是一个信仰坚定、始终如一的人,只要他认为什么事好的和对的,就誓死拥护到底、毫不动摇。就拿他所炫耀的辫子这件事来说,这正显示出他与人唱反调、对抗世俗的独有个性。再加上辜本人的谈话幽默和“善骂世”的特长,更使他的辫子具有嘲讽世人的意味。

而辜鸿铭最突出之处,就是他留洋而不崇洋,甚至反而蔑洋的心理,令人震惊。这就是他由纯西式的人文环境,彻底地归化入极传统的中国精神境界的难能可贵之处。所以,尽管辜鸿铭一身的古里古气,但却是他向世人发出无声嘲讽的表征。因此,我们如果还以传统的看法评价他,就有点欠公平厚道了。

辜鸿铭本人之所以能够真正体会到中国生活的迷人之处,是因为他小时候,父亲时常提醒他“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以及成长过程中那种对祖国的向往,引以为骄傲却又不明所以的深切情愫。当他回到祖国,亲身体验起来,果然是那般美妙,那边令人神往,于是就更加坚定了这种信念。

辜鸿铭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实在是太好了,而能够宣扬华夏文化,打掉洋人自命不凡的神气更是一件快事。

因此,辜鸿铭毕生从事这一项前无古人的壮举,就是将《论语》、《中庸》等儒学巨著翻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表或出版。而这种历史性的创举,不但在欧美掀起了研究汉学的风潮,而且更引起国内学术界的震惊和瞩目。因为他这种积极主动向外国做“文化输出”的工作,是以前的学者未有过的,所以无怪乎中国文人要瞠目结舌。

至于辜鸿铭的自命不凡、自负自诩,也并非夜郎自大,他确实是有其精辟见解和独到之处的。正因为他对欧美文化有深切的研究和认识,又对中华文化投入了极多的心血,比较起中西文化来,无疑就比其他人更加精辟而深刻。又因为他对中华文化那种血浓于水的感情,在大言不惭地替中国争面子的原始心态下,他坚决认为中国孔教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世界上的任何文明都比不上儒学文化。

所以,当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蓬勃兴起时,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固有的思想和学术;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男女平等,反对压迫妇女等等,无一不是向中国社会的传统家庭制度和思想作惊世骇俗的挑战。

而站在另一端得辜鸿铭,对此自然不能容忍。他先后写了几篇文章予以反驳,而且发出“中国人不识货,把古董卖给了外国人”的感叹。

辜鸿铭已经死去近八十年了,几乎被人遗忘。但是,他的传奇性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不仅在于他那诙谐的形象,而且在于他高超的智慧。虽然他给多数人的印象是愤世嫉俗、尖酸刻薄的,并喜欢与整个社会为敌,但是,他至死都以生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的精神,却是令人感动不已的。所以说,仅仅说他是一个性格古怪、爱出风头的“老怪物”,是欠公道的。

他在文化传播上的贡献,他为国家和社会所作的努力,尤其是他敢于批评西方列强的爱国精神,都是很值得我们敬佩和叹服的。

(全文完)

转载自《中国故事》2007年8月号(纪实版)责任编辑:荣丽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