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标点人生

(2010-12-24 20:45:48)
标签:

巴尔肯

美国

标点人生

标点符号

浪子回头金不换

杂谈

标点人生

今天,读到一篇有趣的文章。题目叫做《标点人生》,以下就是文章的全文:

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博士提议,在座的每一个人用最见到的话写一篇自传。

不一会儿,一位神情沮丧的青年,把写好的自传交给了巴尔肯。自传只有3个标点符号:“——”、“!”、“。”。自传的意思是:一阵子横冲直撞(“——”),罗两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

当巴尔肯知道了这3个标点的意思后,给这个自传写了一个评语,这个评语也只有3个标点符号:“、”、“……”、“?”这3个符号的意思是:青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小站(“、”),道路漫长,前途无量(“……”),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

巴尔肯的评语是对这位青年的鼓励。

一位作者也写了一篇以《标点人生》为题的文章。文中,作者这样写到:

波折号,代表了一个开始,人生的起跑线;

变化莫测的省略号似伴随着我们成长过程的跌跌撞撞,也夹杂着这样那样的失落;

顿号,代表了车水马龙的快节奏,而逗号,则意味着一些休闲的漫步,张弛交替,快慢有序;

我们也难免会有各种各样问号一样的困惑和疑问,有时候还要借助冒号去解释,用括号去说明;

或多或少每个人都有过辉煌,那么感叹号就象征着惊鸿一瞥刹那芳华的感叹吧!

当生命的脚步渐渐行至尽头时,句号就不可抗拒地降临了。那么欣慰也罢,遗憾也罢,行至终点时每人都会得到一个它。

 

文章用我们司空见惯的标点符号来注解人生,十分有趣,也蛮有启发意义。这样一篇短小的文字,比某些人长篇大论“人生哲学”好得多。因此,贴出来同众网友分享。

 

文章出自《苏教版小学同步指导训练与检测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的阅读理解。上面没有注明作者是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