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心疼爱车不肯砸车救儿暴露啥?

(2012-12-24 08:21:53)
标签:

中学生教室内做爱

京广高铁商务座

幼童被困车内

武汉地铁吉祥物

末日姐造方舟

分类: 校园评说

温州网(1223日讯):当你幼小的孩子被困车内,你会果断施救,还是被动等待?昨天下午,市区桥儿头社区金菊组团上演了紧张的一幕,一对粗心的父母不仅将钥匙遗忘在车内,而且自己的小宝宝也被反锁车中。由于家长不愿砸碎车窗,导致孩子困在车内近一个小时之后才被消防队员解救出来。

           http://img5.cache.netease.com/cnews/2012/12/23/20121223143013ca835.jpg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2012/12/23/20121223142946d704a.jpg

 

消防指挥中心17时左右接到报警称,一名幼童被困车内急需解救。队员们赶到时发现楼下有一大群居民围着一辆吉利全球鹰车议论纷纷,其中一对年轻夫妇站在车旁对着车窗不停地叫喊。消防官兵上前了解情况,得知车主是孩子的父母,去旁边买东西时不慎把钥匙留在了车内,继而车门被锁住了,更要命的是三四岁大的宝宝被困在了后车座内。

由于长时间被困车内,小男孩开始大声哭喊,并且出现了不适的症状。在场的很多居民包括到来的民警建议车主马上砸开车窗玻璃,以便迅速打开车门将孩子解救出来,但孩子的父母显然对此不太愿意,一直叫车内的孩子过来开车门。他们说,车是新买的,损伤后,维修费用是个问题。由于孩子的父母始终坚持不愿破坏车窗玻璃,消防官兵也束手无策。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车内的孩子情绪越来越激动,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很有可能对小孩造成无法弥补的损伤。在场的群众、民警、消防队员不停地劝说孩子的父母砸开车窗玻璃。

在过去近一个小时后,车主总算同意救援人员砸开车窗救人,消防指挥员一边让孩子母亲在后座左侧吸引孩子注意力,一边命令中队战士用铁铤对副驾驶座侧面车窗玻璃进行破拆,一分钟不到,消防战士就将车门成功打开,指挥员马上打开车门抱出了被困孩子。

消防部门提醒:家长离车时应避免让孩子单独留在车内。如遇孩子被反锁车内,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切忌慌张。通常可寻找备用钥匙开门,或通过击碎车窗玻璃,打开车门救出孩子,但敲打玻璃时一定要注意孩子安全。如果情况紧急,应立即报警求救。最重要的是,家长平(微博)时应教会孩子一些紧急自救方式。

 

付子点评:

本来,这压根就不该是一个命题;如果是,那也只能算是个伪命题。在遭遇此种问题时,很多父母都能果断下手、毫不犹豫地抢救自己的孩子;当然,也总是会有人很纠结,在人与物、义与利之间犹疑不定,甚至比女婿作出先救自己老婆还是丈母娘的选择还要更难。

 

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意思就是说,为了义我们应该而且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在此事件中,抢救小孩子是真正的“义”,而心疼所谓的新车乃是人们朝思暮想而又难以启齿的“利”,在义和利之间,该父母又应如何取舍呢?

 

也许该父母有着自己的算盘,他们或者寄希望于孩子的自救,或者自以为问题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复杂……。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他们若不是诸如高老头或葛朗台之类的吝啬鬼,也必定是守财奴之类的角色;否则,怎么会连“破财消灾”的常识都不懂,更何况是自己的亲生孩子呢?

 

   为了屑小微利,父母竟可以犹豫不决,置孩子安危于不顾,这绝不是性格的问题,而是人性丑陋的体现。我们数千年“以人为本”的优良传统在该父母的身上被扭曲和倒置,而孟子“性本善”的学说更是被颠覆。由此,笔者感到一种极度的恐慌和恐惧:如果连自己亲生孩子的生命都可以错过,那么他们还有什么不可以错过的呢?

 

   话又说回来,尽管小孩子最终无恙,但他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父母对待他的这种态度,在人与物、爱与利之间,他们优先考虑的是物和利。而这必然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浓重的阴影,甚至会左右他今后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该父母“罪孽深重”。

 

   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榜样,而这个榜样既可以是正能量的,当然也可以是负面性的。为了孩子,莫说卸下一个车窗,哪怕是拆掉整辆汽车,也是合情合理的。该父母不在此时大方地展示自己的爱心,正面地对孩子进行义利观的教育,树立其大爱无私、舍利取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既是他们的人生遗憾,更是当前中国社会物质诱惑与人性缺失的集中体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