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事业编制一一向前冲萝卜招聘海监零报考安检摸裤裆 |
分类: 校园评说 |
南方报业网(11月3日讯):哈尔滨市南岗区城管局计划招聘20名清洁员,结果引来万余人报名,其中近三千人拥有本科学历,25人拥有统招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原因是“事业编制”成了此次招聘最大的亮点。

如果不是有图有真相,笔者实难相信会有如此之多的“天之骄子”争当清洁工。尽管环卫工作的确是种高尚的职业,但“起的比鸡还早,吃的比猪还差,干的比驴还累,睡的比狗还晚”的情况却是环卫工们的真实写照。正因如此,以前人们教育自己的子女时,总爱说,“不好好学习,以后没出息,就去扫大街”!不曾想,时过境迁,扫把也有人抢了,清洁工也需本科学历了,真叫人Hold不住啊。
近3000个大学生、25位硕士争当哈尔滨的清洁工,这难道仅仅是个“笑话”?非也,乃是当代大学生们实实在在的无奈与杯具,它影射着当下中国的社会现实。一、没有事业编制,就意味着“再好的萝卜也少个坑”。一切都是不保险的:没有具体工作,“领导安排啥就干啥”;也没有社保,没有晋升空间,甚至工资也不按月发放。二、户口问题不能解决,让人没有归属感。三、公务员的优越性极具诱惑力。为了跻身管理岗位,人们往往可以“不择手段”。
事业编制是个宝,“有编能当官,没编不能当官”;不惟如此,它还是个铁饭碗,它能让人“旱涝保收”。由此看来,三千大学生追逐的并不是清洁工这份工作,而是这份工作背后的事业单位编制。或许大学生们可以自我解嘲一下:哥扫的不是大街,而是编制。对于这种做法,我们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大学生们放弃自己的理想和尊严去抢扫大街,只为追求一份稳定的收入和一个安定的人生,这无可厚非。另一方面过于急功近利,难免让人不无担忧,实觉不妥。
二、“读书无用论”再度抬头。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去扫大街,人们绝不会认为其高尚,相反它将催生人们读书无用的感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实现天下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它能让人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但如果只是为了当一名清洁工,大可不必从小埋头于书本忍受“十年寒窗”之苦,因为扫大街只要拿得住舞得动扫把即可,与专业的理论知识无关,与社会精英绝缘。因此,大学生干清洁工只会让人觉得读书无用,只会让人对中国教育失望。
三、事业编制滋生腐败。据了解,公务员考试在我国已经达到几乎疯狂的地步。从 10月15日开始报名到10月24日18时结束,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结束,全国报名合格人数达到了1369705人,竞争比例达到66:1,热门职位的报名人数节节攀升,河北省最热岗位竞争比例达到了1083:1,竞争程度可见一斑。远的不说,就以三千大学生竞聘清洁工为例,我们不难体会到中国式的招聘特色,相信诸如萝卜招聘之类的事情也极有可能发生。人们的需求和竞争的激烈程度成为滋生腐败的催化剂,而事业编制正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四、编制内外两重天。事业编制对人们的吸引力就如“阳光照地球”,人们为了编制勇敢地向前冲,哪怕跌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也在所不惜绝不回头。然而,事业编制外的单位要想招揽人才则非易事,其原因在于这些非编制性单位供职压力大,工作强度大且极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和优越感。因此,在事业编制和当前社会各种因素的刺激下,我们便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编制内单位门庭若市,而很多编制外单位则门可罗雀,真可谓内外两重天。此亦非国家和人民之福。
文:付子
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