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责任心培养

(2009-12-07 11:05:48)
标签:

李德坤

教育

育儿

责任心

归因

家长

美国

习惯

主人翁

分类: 家庭教育

     涂鸦式的作业本,龙飞凤舞的“草书”,只抄写答案的习题集,除了选择题一片空白的测试卷,不得不让人深思,这孩子在应付谁?他就没想过要为自己负责吗?由于责任心的缺乏,处处应付,事事糊弄,似乎过了家长、老师关就万事大吉。以这种状态学习,成绩怎么才能提高?养成这样的习惯,怎么能走好以后的人生路?

   提高孩子的责任心,迫在眉睫。

   首先,我们来简单地分析一下原因:

   一、生活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要培养好的责任心,就要从行为、习惯说起, “教育没什么大事”,是的,一旦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时,就要出问题了。饮食起居自理、衣着、个人卫生习惯等,从生活中的一些小的细节开始,如:自己整理书包,检查作业,随手关门,冲一下马桶等都可以在生活的小事中让孩子懂得,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主人翁意识,

   1、让孩子意识到他是整个家庭、班级的一份子。作为家庭的一名成员,既应该享受其权力,当然也应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哪怕只是倒一次垃圾,洗一洗小手帕等。根据有关统计,美国孩子每天家务劳动三四个小时,而在我们中国,似乎很少。在家庭教育中,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只有通过实践体验,才能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家长越俎代庖是无济于事的。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班级管理中来,老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机会,让班中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责任。通过班级集体荣誉来激励学生。教师通过表扬和鼓励学习有责任心的学生,使班级营造出你追我赶,人人好学上进的良好氛围。

    2、给孩子选择的权力,很多家长甚至在孩子出生以前就已经按照自己的意志为孩子规划好了人生,在哪里上幼儿园,初中,高中,大学选择什么专业,毕业以后安排怎样的工作,孩子只是像木偶一样,任家长摆布,没有一点选择是自由,中间一旦有一个缺口跟不上,孩子就被放在那里,一脸茫然,无所适从。这个时候就不要去抱怨孩子,因为路不是他自己的选择,家长没有给他什么权力,就来谈责任,似乎有些不公平。

   三、正确的归因,

   出现问题以后正确的归因,这让我想起很多家长在孩子摔倒的时候“拍打地”的故事,归因得当就能找出问题所在、改进的方法,否则就成了推脱责任的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西点军校那条“没有任何借口”,影响了很多人。用这种强制的手段,把推脱责任的想法打消在闪念中。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四、接受自然惩罚。孩子不喜欢今天做的饭,没关系,等着挨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以前谈赏识,谈赞美,谈鼓励,并不是说不要惩罚,否则,掌握不好就成了溺爱。

   有这样一则报道:美国一个小学生因破坏性行为受到停乘校车一周的处罚,孩子只好每天步行上学。有人问他的母亲为什么不用家里的汽车送他去上学,孩子的母亲坚决地说:“不,他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果这事发生在我们周围,很可能有两个结果,一是家长出面与学校交涉,要求撤消对孩子的处罚;二是家长自己开车送孩子上学。这里就折射出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对孩子教育意义的不同显而易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