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
不少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每逢大考,发挥就不理想。这时候不少老师的做法是,教育学生要有平常心,那么到底该怎么培养孩子的平常心?
1、结果与过程的教育。学生学习成绩已经有一个大体的定位以后,就要开始过程的教育。“不要只想着山顶的美景,沿途的花花草草也不错”,任何人的最终结果都一样,“死路一条”。只要学习过程中已经尽力,做到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2、关于失败的教育,辩证的看待失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由于发挥不理想,进了一个相对较差的学校。但是,因为在新学校里面成绩、能力突出。在班级,院系担任一定职务,各方面能力又得到完善。为进入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何祸之有?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观念。
3、提高抗挫折能力,现在很多学生被比喻成温室里的花朵,父母360°保护,生怕有点闪失。在赞美中长大,造成了输不起的心理。(这个时候就显出适当批评的作用)所以,一到考试就想着,如果我考不好老师会怎么看我?爸妈会怎么看我?同学会怎么看我?越想越紧张,给自己的很大的压力。
4、自信,参见学习管理之六 那么如果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由于缺乏自信,表现出紧张该怎么办?常用的方法有两个:第一,深呼吸,调整心跳速度。第二,慢慢的写几个拿手的字。
5、活在当下,已往之不谏,来着很飘渺,只有现在最实在,而现在需要做的是调整好状态,认真答题。保证会做的不错,不会做的也尽量得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