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开闸 打新资金蠢蠢欲动
(2014-06-17 13:32:01)文/张挺
新股发行的闸门再次重开。
6月9日,证监会官微表示,“今日,我会按法定程序核准了10家企业的首发申请,沪深交易所各5家。上述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沪深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说明书。”
拿到批文的10家企业中,截至6月12日,有9家在6月11日启动询价,按照发行流程,最早的在6月18日就可启动申购,如一切顺利将在月内上市。
而备受市场关注的老股转让话题,从目前披露公告的9家公司中,老股转让几乎消失,目前仅有两家涉及老股转让,且比例极低。
老股转让几乎消失
从6月9日晚间开始,拿到证监会发行批文的10家公司中有9家陆续对外披露了新股发行流程及方案。
记者注意到,在这9家公司中,并非都来自于早在去年已经通过发审会但未能在今年年初完成发行的26家公司,其中只有雪浪环境科技、一心堂药业和上海北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公司是在2012年完成过会的,而剩余6家公司均是在今年4月份到5月份之间刚刚通过发审会。
显然,这一次证监会发放发行批文并不是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
值得注意的是,9家启动询价的企业中,联明股份、雪浪环境、依顿电子、北特科技等明确不发行老股,但也有部分公司选择转让。
比如,飞天诚信拟发行不超过2500万股,发行采取包括公开发行新股和股东公开发售股份的方式,其中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数量不超过500万股,且不超过自愿设定12个月及以上限售期的投资者获得配售股份的数量。如本次实际募集资金量少于计划所需资金量,将不转让老股。
今世缘早前的老股转让比例并没有这么低,按照该公司在4月23日和5月6日两次递交的招股书申报稿,公司安排的老股转让数量上限是2590万股,占公司新股发行总量的50%,然而在6月10日发布的最终招股意向书中,公司大幅缩减了老股转让的比例。
在剩余的7家公司当中,多家都临时取消了老股转让。
比如,龙大肉食计划发行不超过5460万股,原计划采取包括公开发行新股和股东公开发售股份的方式,其中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数量不超过2500万股,且不超过自愿设定12个月及以上限售期的投资者获得配售股份的数量。若根据询价结果预计将出现超募,发行人将减少公开发行新股数量,并由发行人原股东公开发售不超过2500万股老股。
但招股说明书中同时提及,公司在6月3日召开董事会通过两项决议,其中一项内容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时不公开发售老股”。
综合来看,各家公司做出老股转让调整源自于今年3月21日证监会关于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补丁条款,其中明确规定:“老股转让数量不得超过自愿设定12个月及以上限售期的投资者获得配售股份的数量。”
算出的发行价
值得注意的是,首批10家获批文的企业中,北特科技、雪浪环境、一心堂药业等多家企业明确表示将取消网下路演,只有少数企业确定将要路演。
一家在审企业的保荐代表人指出,在新股发行价可以大致推算的前提下,网下是否路演已经没有太大意义。
其实,在业内人士眼里精算新股发行价已经没什么技术难度。
南方一家大型私募基金投资经理表示,只要新股发行方案不涉及老股转让,就能精确算出发行价。他给出的精算发行价的公式是(募集资金+发行费用)/发行数量=发行价。
以雪浪环境为例,其募资25837万元,公开发行不超2000万股。关于发行相关费用中,包括保荐费用850万元、审计验资费用224万元、律师费用60万元、评估费用30万元、与本次发行相关的信息披露费用225万元、材料制作费10万元、股份登记费4万元、上市初费7。5万元,合计1410。5万元。
除此以外,发行费用的一块大头是承销费用,其收取金额是新股发行募资总额的7。6%。即发行费用=1410。5+2000×发行价格×7。6%。假设发行价为X,则计算发行价的公式为:1410。5+2000X×7。6%+25837=2000X。计算得出,X是14。74元。
据此计算方式,联明股份、一心堂、龙大肉食这三家公司的发行价分别为13。90元、12。20元和9。79元。
这些数字也得到了其他投行的认可。
据了解,上述企业仅国信证券保荐的飞天诚信安排了上限500万股的老股转让。其中,总发行数量不超2500万股,募资61849万元。
其老股转让前提,必须是持股自愿锁定12个月的机构投资者,其老股转让数量不能超过这类机构自愿锁定的数量。
假设没有机构愿意锁定12个月,则飞天诚信没有老股转让安排,2500万股全部是新股,则有61849+1158。89+2500X×5%=2500X,由此得出的X是26。53元。若出现老股转让,且转让数达上限500万股,则61849+1158。89+2000X×5%=2000X,结果是33。04元。
绕不过去的打新
而与之前新股的“三高”相比,市场普遍认为,本轮IPO重启后新股价格不会太高。
一位投行人士表示,从近年的监管思路看,行业市盈率是发行定价过程中绕不过去的指标,各家投行都不敢掉以轻心。他表示,按目前公告信息,“发行价都能算得出,询价差距应不会太大。”
一位券商人士对上述投行观点表示认同,他说,“现在监管层将严控发行价、发行市盈率当作是一件大事来抓,新股发行价肯定不会高,新股发行市盈率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将是常态。”
与报价难度降低相随的是,机构参与打新的兴趣在大幅提高。
在询价机构看来,本轮重启后的新股发行价比较安全,二级市场空间较大。同时,不管企业是否有老股转让,新股发行价等于锁定在比较狭窄的价格区间,降低了询价的难度系数,自然激发了机构参与的兴趣。
“新股发行价格值得期待。”上述投行人士表示,尽管在招股说明书中不可能指明发行价,但不少招股说明书中明确载明拟上市公司计划募资额和发行费用,扣除信息披露、会计师、律师等固定中介费用能算出承销费范围,再参照相应费率范围便可得出最终募资额区间。
在他看来,在本轮IPO重启后,新股发行价格受诸多因素影响将低于预期发行。此次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无一例外开辟专章提及如何稳定股价方案,详细载明在一段时间内,股价出现所述情况时上市公司将采取回购或增持等方案稳定价格,“如打新潮重演,我已做好准备。但经过上轮爆炒,这次打新的难度将远远高于以往。”
的确,报价难度降低并不意味着新股赚钱更容易。未来打新能否中签就得“看手气”。
根据新股定价规则,网下投资者报价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需按照其申购价格从高到低依次剔除,直至剔除的申购数量不低于总申购数量的10%。如价格相同,则按申购数量从小到大剔除;数量相同则按申购时间从后至前剔除。
前述投行人士表示,由于大家都在算新股发行价格,就会使得网下询价比较接近,这就会按申购数量和时间来决定谁入围,谁能入围也得看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