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西安天然气限购 可以做得更好

(2012-06-26 15:19:58)
标签:

转载

分类: 产业经济
文/沈三

http://www.ceeh.com.cn/images/upfiles/2012/06/25/20120625080421-1640.jpg可以做得更好" />  对于天然气公司而言,限购已然是其应对少数用户大规模囤气的常规措施。但西安天然气再次限购,也许可以做得更好。

  6月11日,西安秦华天然气公司网站和售气网点都贴出公告:普通居民客户每三个月可一次性或连续购气总量不超过100立方米。

  天然气限购,对于西安市民来说早已不是新闻。从2007年到2010年11月,西安市民曾经历了长达3年半之久的限购经历。但每次限购,都会引起市民非议。

  2010年11月取消限购时,家住南二环附近的徐师傅曾一次购买了600立方米的天然气,“我担心再回到限量购气,所以买得多。”

  两年前徐师傅的担心如今成真。但天然气公司限购的原因,却正是针对徐师傅这样一次性购买大量天然气的人。

  “为便于企业进行预售气收入结算,减少超额购气引起的气量纠纷,同时加强客户分类购气管理。”天然气限购公告里如此说。

  限购争议,多少气才够用?

  天然气限购,引起市民普遍非议的原因,主要在于两点。其一,限购的天然气量是否够用。其二,频繁购气,麻烦!

  “西安目前天然气用户有120万户,每户每月平均用气量为15立方米,限购量达到30多立方米,不会影响市民正常用气。”西安秦华天然气公司企业传讯部经理刘敏如是说。

  每月15立方米,这是天然气公司给出的西安每户天然气使用量。但在记者走访中,很多人却都在担心三月100立方米的天然气限购量是否够用。

  家住小寨的陈女士说,去年9月份搬新家安装了新表,至今已经用了265立方米气,算下来平均每个月用气接近30立方米,还是三口之家的用量,现在又到了夏天,天天洗澡,一个月30多立方米气肯定紧张。

  而南郊的李先生则直接开始头疼:“小孩刚出生,老家父母过来帮忙照看。30立方米,以前两个人的时候肯定够了。但现在成了五口之家,夏天每天都还要洗澡,怎么算都不够用。”

  张女士更担心的是冬天的采暖:“目前在不到采暖季的时候,还是够用的。我就担心到采暖季的时候,可能会不够用,因为我用天然气锅炉来取暖。”

  对此,天然气公司称,100立方米的限购气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用气。如果个别用户的购气量不能满足需要,天然气公司设有申购渠道,居民需抄下气表底数到秦华天然气各营业厅填写增购单,工作人员会根据实际用量进行核算,为居民增加适当的购气量。

  而对于限购之后频繁购买引起的生活不便,刘敏告诉记者,目前包括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利安电超市以及秦华天然气公司下属的十个缴费中心,全市共有六百多个售气网点可以购买天然气,基本上覆盖了全市。

  对于市民关于增购手续麻烦的抱怨,刘敏更代表天然气公司承诺,凡是实际有需求的居民用户,公司一定为其快速办好增购手续,满足市民正常用气需要。

  涨价?公司无法单方决定

  限购引起民众的另一个顾虑是,天然气是否会跟进涨价。

  涨价前限购,这是很多行业曾出现的现象。一如每次油价上调前,“惜售”现象就会在全国出现。而在天然气领域,每次涨价前夕出现限购潮也并不罕见。

  2008年,郑州天然气开始限购。当年11月召开燃气调价听证会,燃气价格由1.60元/立方米涨至1.90元/立方米。

  2010年6月1日,国家上调天然气出厂价,兰州、苏州、长沙等地出台限购措施。虽然当时各地皆声称,限购是为了应对在天然气价格将要上涨情况下居民的囤气行为。但当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价格肯定也是限购的原因之一。

  此次限购是否真如网友传言,是天然气涨价的前兆呢?

  刘敏表示,天然气价格涉及民生,需要经过有关部门进行听证,不是公司单方面就能决定的。

  而其介绍中,此次天然气限购主要还是针对少数居民的囤气行为。

  “每年公司都会向省市发改委申报第二年的用气计划,由于目前城市燃气实行的是IC卡预售气,很难把握用气计划申报的准确程度。公司在进行内部供销经营分析时,也很难进行准确的年、季、月的经营分析和预测。”

  据刘敏介绍,现在买气非常方便,多数市民每次购买几十或者上百立方米气,满足几个月的需要,但也有少数市民一次性购买一两千元天然气,以目前西安市居民气价每立方米1.98元计算,1000元就可以购买500多立方米气,普通家庭足够用上好几年。

  事实上,囤气正是各省天然气销售中都面临的头疼问题。

  在2010年天然气限购潮中,其后在各省对媒体的回复中,限购措施几乎都是为了应对居民因为担心天然气涨价而开始的囤气行为。

  “无论是天然气生产,还是运输以及销售都是有月底计划的,销量太偏离这一计划数量,就会导致系统问题出现。”苏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在当时曾如此解释囤气对天然气公司运行造成的影响。

  限购,能否别“小气”?

  尽管因为特殊的运营方式,限购往往成为天然气公司应对大规模囤气的必然行为。但此次限购依旧引起了西安市民的广泛担忧?

  限购政策的制定是否可以更好地减少这些担忧呢?

  事实上,较于2007年,此次限购在某些政策方面已然有了很大改进。在前一轮限购,每户居民每月只能购买25立方米天然气。这使得西安市居民每月均要前往购气点。

  但对于已经改进的限购条件,市民依旧很不满意。

  “三个月一个限量是好了很多,至少不用每月去了。”李先生说,“但如果三个月能买150立方米或者200立方米,那样会更好。至少现在每天洗澡的时候我就不用担心了。”

  “对于像我这样用天然气锅炉的住户,希望在冬季可以执行另外的标准,否则我真的是很担忧。”刚刚搬了新家的巩女士如此说。

  事实上,虽然天然气公司认为三个月100立方米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住户的需求,但对于比于国内其他城市的限购量,却未免显得小气。

  去年11月9日,郑州华润燃气公司出台“限购令”中,限购标准为IC卡表居民用户每月为不超过100立方米。

  同年7月1日,武汉实施的限购新标准中,普通客户每月充值额度增加到60立方米,仍为每四个月为一个周期,即住户每四个月可购买240立方米。

  此外,更多省份都曾有每月限购不超过50立方的标准。而每三月限购100立方米的标准,渭南市在2010年已然开始执行。

  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天然气限购是很多城市为便于公司运营而选择的手法,但如何能在此基础上让住户更放心,更大程度方便居民,西安或许还有很多改善的空间。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