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沧桑金融与人类文明(第六章 文明始于野蛮-13)

(2009-11-13 09:33:35)
标签:

财经

西欧列强是怎样炼成的

工业革命前,西、荷、英、法等欧洲列强已经基本形成,然而这个时代真正的强国仍旧是中国,就是把西欧整个加到一起仍旧没法跟中国比。

即使在工业革命时代,绝大多数人的理想仍旧是能吃饱肚子,此时,人类生产的最高目标仍旧是种群的生存,我们姑且称呼他为“生存经济”,绝大部分人也就是能吃饱。

活着,是才最大的理想。至于银行、证券交易,大概很少有人知道,那玩意在西欧也是给王室打仗准备的。

这种生存底限,决定了人类对吃饭的需求弹性无穷大。

因为,不吃饭会死人。

如果使用经济学语言描述:生存经济时代不存在个人偏好,没有偏好,谈何市场?

用市场、交换的概念去理解古代经济,是彻头彻尾的偷换概念。面对外部挑战,在生存经济中央集权的优势很显然,可以抵抗自然风暴和外族侵袭,谁也不知道制度变迁后能不能活下来,拒绝制度变迁是理性的。封建王朝作为既得利益者更不可能有动力制度变迁,土地固定了贵族,不可能以逃跑抗议皇权,而反抗,目标不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是为了成为另一个皇权,抢夺别人利益。

由此,中国开始周而复始的长循环。

西欧在生存经济时代落后,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市场越发达,败就更惨。匈奴被汉武帝驱赶到欧洲,日耳曼人和罗马帝国打不过匈奴,罗马帝国打不过“蛮族”。无情的生存铁则,让西欧一直到11世纪都不敢以家庭对抗自然,唐宋小农围炉夜话的时候,欧洲还在海盗的侵扰下胆战心惊。城堡、领主是西欧集体对抗自然的方式,落后的农业生产又根本维持不了一只常备军,在这些方式中我们何尝看到一点文明的痕迹?

正是由于欧洲的落后,才使得它在生存经济期间走入了一条试错路径,新制度、新体系的尝试是性命攸关的,再按老路走下去就灭族了,与亚洲不同,欧洲制度变迁同样也是理性的。

欧洲的地域封建割据框架恰好提供了试错途径,领主乃至王国之间不存在统一的王权,因此可以独立进行经济试验,虽然这个过程是以无数生命为代价进行的。于是我们在西欧历史上看到了各种图景:民主的英国、王权的法国,自治的荷兰等等。基督教使得整个西欧在民族文化上具备统一性,每个成功都有可能在整个欧洲传播。

不是欧洲人不想用刀把子解决问题,实在是养不起刀把子。

因为,谈判中受损的一方很容易用逃避来选择不接受,强势的一方,特别是微弱优势方必须让步。海运条件使得西北欧市场早熟,骑士思想随商业扩张深入人心,公平、有偿交易、谈判等试错模式逐渐被反复尝试。

试错的结果,英国出现了议会和普通法系,也因此率先出现了工业革命。

此后,欧洲一跃跳过了家庭生产的界限,开始了工业组织与市场制度的变革,市场交易在多次试错中胜出,迄今为止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基础,也成为人类摆脱生存经济恶性循环的关键。

一旦工业革命已经站稳脚跟,世俗权力就不可能再与其抗衡。人类记载文明数千年后,西欧终于即将率先走出维持生存的宿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