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金融与人类文明(第三章-12)
(2009-11-04 14:19:07)
标签:
财经 |
七
宋金铸币之战
南宋立国江南,京城临安(今杭州)襟江抱湖,内接运河外通海洋,是天然的运输途径,鼎盛时期,人口达到120多万,据说有414行按行业集中于各街道。丝织业、造纸业、造船业绝对是当时的世界翘楚。
造船业,宋代已经可以造巨型船,“帆若垂天之云,一船数百人”。造纸业,人们现在经常提到古代图书“宋本”。“宋本”并不是单纯时代名词,而且代表着精确和典范,可惜元朝以后部分技术失传,后世虽然不断模仿,但始终没有能超越宋代水平。
然而,历史合理性经常让人无比困惑。因为,南宋发达的商业来自于当时投降派对金国的妥协。
被完颜兀术(就是《说岳全传》里的金兀术)赶到江南后,南宋朝廷再也没想恢复故国,当然这主要是赵构的想法。理由很明显,被俘虏的徽钦二帝都回来了,这个皇帝由谁来当?
1141年宋金议和,半壁江山掩兵卸甲,农耕逐步恢复。中国南方地理环境本就较北方优越,只是宋代以前政治重心在北方,南方经济必须服从北方安排,现在没有这个问题了。
这段时间,南宋和金国始终对峙,小打小闹之外又加上了争夺铜币,虽然可以罗列很多攻伐,但最关键的一条:金国生产力低于南宋,从而铜钱购买力也高于南宋。
兵戈熄灭了,宋金开始争夺铜币。双方的目的都只有一个:把对方的铜钱弄到自己地盘上;
斗争规则:不准动武;
主战场:两淮地区。
南宋首先祭出了王牌,严厉查处携带铜钱出关的所有人,当然仅仅是名义上。查处措施包括:没收铜钱、加倍罚款、革职、断荫赎,其中断荫赎最狠,就是说从能查到的祖宗开始,死人、活人官职一起罢免。查处确实很严厉,但弄铜钱到金国确实能挣很多钱,朝廷可以罢免相关人员官职,但有的人根本不是官员,无从罢起,最多就是经济处罚。而且,总有人能躲过官府查验,就是二十四小时全线看守边境,也保不准有人监守自盗。
所以,宋朝以上政策无效。
金国拿出的方法却很有效。
首先,金国在淮北用短陌。所谓短陌,就是宋朝一百枚铜钱一串,到金国六十枚就算一满串。
其次,向南宋卖盐。南宋产盐的实际成本并不高,但盐是官营商品,加上税款,价格就很高了。金人也不笨,南宋产盐的法子他们也会,以成本价售盐,但宋人必须用铜钱买。
最后,发扬扬长避短的作战方针。金国产绢,同样质量,绢价比南宋低将近一半,金国一匹绢价1贯钱多,而南宋至少要3贯。金国不产茶叶,所有人不准喝茶。
以上几条,除茶叶禁令外,每条都可为南宋铜钱运输者带来实际利益。看来,以行政管制控制货币流动,在古代就行不通,铜钱争夺战中,南宋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