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沧桑金融与人类文明(第二章-3)

(2009-11-04 13:53:05)
标签:

财经

刘宋的两场辩论赛

东晋、南朝(317589年)中国南方先后出现5次政权交替,除了梁武帝萧衍在位期间的候景之乱,基本都是取代者具备绝对优势,南方没有因为统治者更迭出现大规模械斗,因此南朝的经济和商业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即使如此,仍然以谷帛实物交易为主,到那里做生意都得背一堆粮食、布匹。没法子啊,兵荒马乱的,没实在东西没人信你。

无论现代学者怎样斥责当时的统治者穷兵黩武、掠夺农民,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较大的地域范围内,没有任何一个商人或者团体比统治者更有信用,虽然统治者本身确实不怎么有信用。鉴于统治者还有信用,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时终于开始再次铸币(四铢钱),统治者虽然也是强盗,但这个强盗实力相对强一些,信用实在是比大家好,用四铢钱总比背着粮食布匹来回乱跑好。

刘义隆比较厚道,说铸四铢钱,就是四铢,一点没偷工减料。不过,除了四铢钱以外,当时使用的还有前朝所铸五铢钱。

四铢钱与五铢钱那个更贵?针对这个问题刘宋王朝开展了两场辩论。

辩题:一枚五铢应该当两枚四铢用吗

正方辩手:刘义恭,职务:王爷;沈演之,职务:京都卫戍区司令员(中领军)。

反方辩手:何尚之,职务:内阁副总理(尚书令)

 

现在由正方辩友陈词。

刘义恭:东晋以来人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尤其是商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在需要中央政府出面扩大货币发行量,如果五铢值两枚四铢,那中央政府既不用费铜,又可以扩大货币发行,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结论:一枚五铢应该等于两枚四铢。

 

现在由反方辩友陈词:

何尚之大概是中国第一代货币数量论者,他在辩论中提出:一国货币数量并不改变商品多少,货币数量仅仅改变商品价格。如果一枚五铢当两枚五铢用,现在民智未开,你弄两种货币出来,群众分辨不清,多种货币同时流通会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举例说明,王莽的28种货币就很离谱,最后因此亡国。

结论:一枚五铢钱不应该等于两枚四铢钱。

 

辩论会结束后,主持人刘义隆宣布:正方辩友胜出,在他的地盘上一枚五铢钱可以当两枚四铢钱使用。

凭心而论,刘义隆没有铸不足值货币,因为五铢钱也不是他铸的,所谓五铢钱是前朝发行的铸币,他没有从中捞到好处。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是五铢钱多在富户手中,当然富户以刘义隆为代表。突然宣布改变币值,拥有五铢钱的人财富立刻增加了一倍。

宋孝武帝元年(公元457年),这时候坐皇位的是刘骏。此时,经历了他爹刘义恭创造的“元嘉之治”,南朝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货币流通更为普遍。

第二场辩论赛发生了。

辩题:货币可以私铸吗

正方辩手:沈庆之,职务:高级军官(始兴郡公),学历比较离谱,他是文盲。

反方辩手:颜峻,职务:省长(丹阳尹);刘义恭,职务:王爷

 

正方辩友沈庆之首先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沈庆之大概是第一个原市场教旨主义的文盲经济学家,居然在辩论中提出有指导的自由铸造劣币,就是说:铸造不足值铸币,应该在官府指导下铸造,官府要收30%,原来流通的五铢钱、四铢钱统统由官府存放。如果放开了私人铸币,铸币发行量会猛增,也不用愁没铜了,市场一定会更加繁荣。鉴于以上理由,可以有指导性的私铸货币,比如二铢币。

结论:货币可以私铸。

 

现在由反方辩友陈词。

正方辩友的观点是错误的,解决财政困难的关键是截流,比如皇帝刘骏的选美问题就不能搞,要增加铜的供应,首先应该考虑没收民间铜器,不是铸造不足值的铜钱。至于自由铸造二铢币,是一个祸国殃民的搜主意,断不可行(于官无解于乏,而民奸巧大兴,天下之货,将靡碎至尽)。

结论:货币不能私铸。

 

很遗憾,沈庆之这个馊主意最后还是被宋废帝刘昱采纳了,刘昱允许民间私铸货币,并非不靠铸币搂钱。刘昱宣布,铸钱是可以的,只要先交给他30%的抽头。这等于宣布可以把四铢钱贬为2.8铢钱,而且私铸者为挣钱还可以继续再贬,二铢钱(又称“鹅眼钱”)堂而皇之问世了,搞得“斗米一万,商或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