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金融与人类文明(第二章-4)
(2009-11-04 13:54:03)
标签:
财经 |
黄金与土同价
萧道成(公元427年~482年)废掉了宋顺帝刘准,建立了南齐王朝。南齐立国然只有23年(公元479~502年),但开 国君主萧道成却是一个雄才大略的英主,曾发下宏愿“使我治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萧道成看到了刘宋币制的弊端,“重钱患难用,轻钱患盗铸,而盗铸为祸深”。在施政过程中,他设泉府,买铜、炭,准备铸币。
就在他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得病死掉了,只能说这是一件很无奈的事。
要成为有作为的开国之君,首先得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不仅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搞不好半拉国家的人都要死掉,比如司马炎;之后,还得干掉同打天下的英雄好汉,毕竟这帮家伙握刀把子出身,很不靠谱;还要收拾前任王朝留下的烂摊子,让人们休养生息;最后,才有可能贯彻自己的政治理想。对萧道成来说,做完了所有的事情,就剩下大展宏图,却死掉了。
迷信点说,这是命。
齐武帝萧赜继承了皇位,萧赜对铸币没有什么兴趣,只在永明10年(490年)铸过一次币,也是南齐唯一的一次铸币。萧赜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是有意而为之,到永明二年(公元485年)一石米大概只值几十钱,一匹绢仅值300钱,“钱贵货贱”,也就是传说中的通货紧缩。
萧赜这么干,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萧道成的宏愿:“当使黄金与土同价”。不过,钱贵货贱,倒霉的照旧是百姓。
刘宋永初年间(公元420~422年)一匹布市价600钱,税500钱,到了齐武帝一匹布市价只有100钱,税仍是500钱,平白无故要多缴4匹布,这个数字实在是有点离谱了。如果用钱缴税,朝廷只收圆钱和大钱,民间流通的钱大多经过剪凿,剪凿的钱只能以二当一,应缴1000钱,最后基本要缴到1700钱。
鉴于实在太黑了,永明四年萧赜下诏规定“钱帛相半,以为永制”,即使如此,萧赜死的时候,国库(上库、斋库)大概共存钱8亿万。
去留,尽是民脂民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