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苏扬州文峰塔

(2018-10-13 19:45:10)
标签:

扬州文峰塔

文峰塔

古塔

佛塔

运河

分类: 华东卷★苏沪篇

http://s15/mw690/001Oe8Gmzy7on5dsb6ebe&690

    江苏扬州文峰塔位于扬州城南,古运河东岸宝塔路旁文峰寺内。文峰塔建于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为镇住扬州之文风,使学子在科举场上出头而得名。这种在城市东南方向建塔,提振文风的做法没,在重视科举的江南很普遍。

    扬州文峰塔,是明万历年间,在时任知府虞德晔等地方官员的赞助支持下,由僧人镇存卖武募化建成。关于此事,明代文学家兵部侍郎王世贞《文峰塔记》中说:“此僧在少林寺从师披剃,命名日镇存,把钵维扬,至南关之外福田庵结夏,有感于阿育王事,发希有想,拟创宝塔……”塔建成后,当时中丞邵御史闻而喜之,题名“文峰塔”,将文化、宗教、民俗合而为一。

    《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二十八“寺观”记载:“文峰寺,官河南岸,明万历十年知府虞德晔建七级浮屠,并建寺。兵部侍郎王世贞为之记,则曰:僧镇存托钵维扬三年而塔成。大中丞邵公榜曰:文峰塔。”仅从以上记载看,明万历十年,知府虞德晔建塔,建塔的资财由镇存募化,而建寺的却是住持僧真玉。可以说,文峰寺的修建过程与文峰塔的修建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只是文峰塔名盛,寺因塔而成,加之王世贞为文峰塔作记,故留存下来的文字多为塔的叙述。

    王世贞《文峰塔记》记录了修建文峰塔的过程,说镇存曾“为僧少林寺从师披剃,命名曰镇存,托钵维扬,至南关之外福田庵结夏,有感于阿育王事,发希有想,拟创宝塔……”镇存俗姓杨,名天祥,出家嵩山少林寺,托钵云游扬州,并想创建宝塔。当时的扬州按察御使邵公“闻而嘉之,给帖化募。”镇存文武双全,文则“儒生所不及也。”武则“超出流辈远甚。”为了修建宝塔,他演习武艺,募化资财。扬州多“名商贾客”,见镇存“距跃曲踊技击剑舞之状……而骇焉,争出其资以佐木石砖甓之费,可三千金。不三载,而塔成。”塔建成后,御使邵公即题名“文峰塔”。 “盖取于堪舆家言:为一方科甲助也。”其意为文风昌盛、文脉顺达。文峰塔的建成将文化、宗教、民俗合而为一,在扬州具有观赏性和标志性的双重意义。

    清康熙七年六月(公元1668725日),山东郯城发生了有记载以来最大的地震,震级达85级,波及扬州,文峰塔塔尖倾倒坠地。次年天都闵象南捐资修葺,得良材一株,将塔尖增高一丈五尺。塔尖合“大放毫光,万缕千丝,盘旋而上,如孤峰耸秀,矗入云霄,水陆之人皆仰瞻惊叹。”其实,在文峰塔建成后的明天启三年(公元1624210),扬州也曾发生过6级地震,震中即在扬州。《明实录》亦记载:“扬州倒卸城垣三百八十余垛,城铺二十余处。”文峰塔虽经历了严重的地震灾害,仍巍然耸立。

    至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军三下扬州与清军激战。文峰寺地处险要,遭遇兵火,文峰塔木质结构全部毁损,只余砖构塔身。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文峰塔均未修复。清代诗人范当世曾作《过扬州废塔》诗:“世界华严日,其如蹇陋何?”阮思霖也作《寒塔》诗:“吾乡更有伤怀处,旧寺销沉劫火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文峰寺历经战火的衰败景象。

    民国初年,青权、宗仰、峰屏、寂山等发起重修文峰塔,奔走募化,于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文峰塔合尖,十二年(公元1923年)落成,计用银币三万二千八百余元。现今文峰塔北门东壁上,嵌有扬州文化名人陈含光于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撰书的《新文峰塔记》石刻,各面壁上还嵌有重修发起人、捐助人姓名及收支项目等内容的碑记。其时,扬州学者徐谦芳写道:“今扬州南有文峰塔,经僧募修,焕然一新。”表达了欣喜之情。直到1949年前后,尚有德林法师住持文峰寺,讲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弘扬佛法。

    19579月,扬州市人民政府对文峰塔进行修整,并重建了塔院廊房。19615月再次修整文峰塔,将塔围木栏改为混凝土石栏,致使古塔风貌受损。1962年,文峰塔因两次修整改变了文物结构,由省级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7912月,文峰寺交由扬州市园林部门管理修缮,198010月辟为文峰公园。1996年,文峰塔经扬州大学抗震勘查测试,虽发现多处隐患但总体抗震性能仍令人乐观。2001年,文峰寺批准为对外开放佛教寺院,并于同年712日正式开放。自20027月始至20031月,文峰塔经过五个月的大规模修建,较正塔身,撤除所有的水泥构件,恢复木结构原貌,新增了佛像。至此,文峰塔始复旧观,还原了历史本色。至2006610日,文峰塔重新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992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京杭大运河》特种邮票16枚,当中的第5枚是江苏扬州的文峰塔。

    文峰塔为七层八面砖木结构楼阁式宝塔,塔身青砖青瓦,下为砖石须弥座,底层副阶围绕,副阶有砖壁封闭,与众多类似古塔不同,但和苏州北寺塔旧照形制相同。二至七层为挑廊做法,塔顶为八角攒尖屋顶,通高4475米。塔门紧锁,不得登塔。从远处眺望,文峰塔既玲珑又雄伟,体现了中国古塔建造的高超技艺,是目前扬州市所有寺院中唯一的一座古塔。登临塔顶,有“云来衣一拂,天近首难搔”的爽朗之感。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钱谦益亦赞叹:“危楼切太空,尘埃俯冥蒙。”每当朝阳升起,文峰塔影倒映在古运河的水面之上,恰似笔蘸砚池。清代诗人李豫“九峰砚池塔作笔”,郝壁“拔地浮屠蘸水涯”等诗句,形象地描述了这一绮丽景观。

    201262日拜访。此文非本人所作,略作改动,感谢原作者。

http://s11/mw690/001Oe8Gmzy7on5iwROW6a&690

http://s1/mw690/001Oe8Gmzy7on5itZLOe0&690

http://s7/mw690/001Oe8Gmzy7on5joj1c26&690

http://s2/mw690/001Oe8Gmzy7on5jsDQdb1&690

http://s11/mw690/001Oe8Gmzy7on5jxZsC2a&690

http://s16/mw690/001Oe8Gmzy7on5jVIJ11f&690

http://s8/mw690/001Oe8Gmzy7on5kqvEbc7&690

http://s5/mw690/001Oe8Gmzy7on5jCbsw34&690

http://s14/mw690/001Oe8Gmzy7on5jMlyt7d&690

http://s8/mw690/001Oe8Gmzy7on5rndJ537&690

http://s14/mw690/001Oe8Gmzy7on5kJPRPcd&690

http://s12/mw690/001Oe8Gmzy7on5kmwWf4b&690

http://s4/mw690/001Oe8Gmzy7on5jRHDZ03&690

http://s10/mw690/001Oe8Gmzy7on5kwWyBa9&690

http://s14/mw690/001Oe8Gmzy7on5jVAoR1d&690

http://s2/mw690/001Oe8Gmzy7on5kaNMt91&690

http://s15/mw690/001Oe8Gmzy7on5keUeG5e&690

http://s11/mw690/001Oe8Gmzy7on5kGBfQ7a&690

http://s16/mw690/001Oe8Gmzy7on5ryLhBbf&690

http://s7/mw690/001Oe8Gmzy7on5rCFZY4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