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2018-10-08 21:41:08)
标签:

高邮镇国寺塔

镇国寺塔

佛塔

古塔

分类: 华东卷★苏沪篇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高邮镇国寺塔,亦称光教禅寺塔,俗称西塔,因它位于高邮城内西门湾,西南运河中心的岛上。与东门外的净土寺塔东西相对。又称断塔、空塔。 1957,该塔被列为江苏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82325日,重新公布镇国寺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在国家文物局下发的《关于印发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的通知》中,大运河作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合并,高邮市二处遗产点镇国寺塔和平津堰遗址作为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其中,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列为世界遗产,是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的京杭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

  高邮镇国寺塔始建于唐代僖宗年间(874888年)。清乾隆时期《高邮州志》载:“镇国禅寺,在州城西南隅,寺外有断塔。唐举直禅师建,国朝顺治丙申寺毁于火,雍正二年邑人贾国维重修。”又载:“断塔,今名西塔在州治西南隅镇国寺外。旧传塔有九级,为龙爪去其半,仅存六级,高八丈有奇,围十丈有奇。邑人李自华增修七层。乾隆四十三年火起,诸级皆毁,遂成空塔。”又载:“唐举直禅师,懿宗子僖宗弟也,行脚至高邮,得太平仓基地,亟请于朝。诏以其地为镇国禅院,居之,仍赐号举直禅师。”

  镇国寺塔始建于唐僖宗时,原为九级。至清乾隆四十二年,塔起火,诸级楼板皆焚,内里烧空,故名空塔。清嘉庆十五年(1810),龙卷风大作,摧毁三级,原为九级仅存六级,故得名断塔。光绪三十二年(1906)重修为七层,即为今日之形状。由于历代维修,同一个塔体上留下不同时代的建筑痕迹,亦因此引起一些学者对建塔年代的争议。至1956年,京杭大运河拓宽,镇国寺塔本应在拆毁之列,有关部门反复认真研究,最后报请中央批准(周恩来同志曾亲自过问),决定不惜耗费重金,“让道保塔”。为此将运河堤向东移动52米,在运河中留有一块近 40 亩的河心小岛,镇国寺塔耸立其间。在塔的四周直径100米以内填土筑堤保护,形成运河中的一个小岛。镇国寺于2001年恢复重建

    镇国寺塔为方形七层楼阁式砖塔, 塔高35.36米,底宽8.6米,周长34.4米,塔内中空。在全国的古塔中,四方形古塔仅有两座,一座是西安的大雁塔,一座是高邮的镇国寺塔。镇国寺塔留存唐代古塔的建筑风格,与西安大雁塔建筑风格类似,故镇国寺塔又被人们誉为“南方的大雁塔”。底层有南北拱门,二层到七层均有塔门,三至七层塔门两旁建有小佛龛。三层到五层的塔门两旁砌有突出的半圆砖柱,层层之间都有叠砌砖出檐,明显地留存唐代建筑风格,塔内七层砖百为十八式藻井,在交叉的本梁上立刹百木柱,直至塔刹。塔上为砖砌粉灰色的四角切尖式塔顶,上置覆钵,再上是铜制葫芦刹顶。顶端塔刹为一青铜铸葫芦,葫芦表面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字。两旁筑小佛龛。外形轮廓大体保存唐代砖塔的风格。

  201263日拜访。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