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子四岁生日的五点育儿反思

(2012-09-05 15:07:10)
标签:

生日快乐

育儿反思

行为习惯

作息规律

亲子阅读

育儿

分类: 顺利成长

     94日是顺利哥俩四岁生日。因为工作缘故,在儿子生日越来越近之时,我陪同加拿大实习单位的出版社老板到北京出差一周参加2012BIBF北京国际书展。在我印象中,自小哥俩出生以来,这是我离开他们时间最长的一次。记得临行前,我跟哥俩交代爸爸不在期间,要听妈妈的话,兄弟俩要相互照顾,注意安全,不打架。哥俩点头答应,并自信满满地说,自己是Big Boy啦,可以保护妈妈呢。那一瞬间,我心中感觉到一丝温暖,儿子不知不觉间长大了。

     温哥华到北京,远隔大洋,然而,空间距离的拉大却让我的心更靠近他们。每每在街上看到与哥俩年龄相仿的孩子,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哥俩现在干什么呢。因为时差的原因,在北京的这一周晚上休息得并不好,常常凌晨三点左右就醒。在寂静的夜里,我想得最多的,却是自己平时在育儿方面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实事求是地讲,在加拿大上了一年幼儿园,顺利哥俩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他们善良、热心,礼貌,大方,乐于分享。家里来了客人,哥俩总是争先恐后地把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拿给客人;他们好奇心强,富有创意,勤于探索,喜欢动手。比如搭积木,涂色,画画。在超市购物时,帮忙挑选商品并拎着东西。在家里,给草坪浇水,洗车,整理鞋子等;哥俩虽然时常还会闹矛盾,但更多地是学会通过协商解决,懂得轮流,交换和分享,而不是通过武力解决;基本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喜欢逛图书馆,听故事;喜欢运动,操场和公园里的各种器械,让他们体验出战胜自我,挑战自己的快乐。儿子们的这些点滴进步,作为父母,我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众所周知,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培养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的关键时期,因为平常的忙碌或者不上心,所以,顺利哥俩也存在一些亟待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现象1:随便乱丢东西。

     哥俩回家后经常把帽子,衣服,袜子,玩具、积木、画笔、光盘、图书随手乱扔。兴致来的时候,他们便用椅子、沙发垫子、床单被罩、毯子、碟子、碗在客厅搭房子,过家家,开Party,弄得家里一片狼藉。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小家伙时常找不到自己的东西。家里乱糟糟,感觉总也收拾不利索。有时花了一两个小时刚收拾好,小家伙回家后,不到半小时,肯定又乱了。

     育儿反思:经过一年多加拿大幼儿园生活的训练,哥俩已经养成每天结束后,把玩具整理好再回家的好习惯。我就在想,为什么孩子到家就不愿意做或者做不到呢?就这个问题,我曾专门问过顺顺,小家伙一边笑嘻嘻地说,因为你不是老师,一边赶紧收拾自己弄乱的玩具。在幼儿园的环境氛围里,孩子的行为固然有怕老师的成分以及同伴的压力和影响。然而,人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作为父母,我们是不是个好老师?大人上一天班感到疲劳的时候,回到家,可能随手也会把衣服搭在椅背,栏杆上,换洗的衣服随意仍在地板,沙发和床上。吃完饭,就把锅碗瓢盆堆放在洗水池,不及时洗出来。这样的情景对孩子当然也会有影响,孩子会认为,既然大人都可以随手乱放东西,他们为什么不可以呢?所以,改变孩子先要从改变父母的行为习惯做起。父母先带头做出好榜样,这样才会让孩子信服并做出相应的改变。此外,在硬件上也需要给孩子创造条件。在幼儿园,无论是橱柜、书桌、椅子、书架还是小床都是按照儿童的身高设计的,可以让孩子不用费事儿就能获取。要想在家里实施5S运动,推行整理、整顿、整洁,则需要添置一些整理箱,并固定好位置,即物物归定位。目前,家里的成人衣橱太高,孩子即使想自己挂衣服,但却明显够不着,也难怪孩子只好把衣服仍在地上。四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听懂道理,在教训引导的同时,硬件到位,孩子知道怎么做,并在以后体会到这样做的好处时,比如在用的时候,可以轻松地找到自己的东西,慢慢地这就会成为一种自发的行为。在养成习惯方面,刚开始可能需要父母多提醒,而不是永远代劳,应把改正的机会留给孩子。比如,我出差期间,孩子吃完饭后,自己把餐桌上的饭粒打扫干净,并把脏碗送到洗水池。看来,只要提醒到位,孩子其实可以做得很好。

    现象2:作息不规律。

    可能是因为白天在幼儿园活动量太大,哥俩六点放学回家后,一般就要吃麦片牛奶或者其他饼干面包什么的,等真正把晚饭做好了,哥俩往往已经不饿了,或者吃得很少。

    育儿反思: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营养的均衡和规律的生活作息相当重要。这半年多来,因为顺利妈妈的工作单位离家远,路上单程就要花一个半小时左右,等赶到家就往往挺晚的了。再加上我实习期间,在家办公,虽说不用在路上奔波,但注意力经常受干扰,一会儿干干这个,一会儿弄弄那个,每天有效的工作时间并不如理想的那么多。所以,总是在六点接完孩子后才开始准备晚饭,稍微在哪里耽误一下,比如孩子提出要去公园玩一个小时或者去超市购物,等做好晚饭就八九点钟了。吃饭晚了,后续的作息都受影响,等洗完澡,读完故事,孩子到十一点多才睡觉。第二天因为睡眠不足,也会影响孩子一天情绪。让孩子作息回归正常,从按时吃晚饭做起,形成良性循环,保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习惯。 

   现象3:亲子阅读比较随机,缺乏计划性

   虽然在形式上,每天都坚持给哥俩做亲子阅读。但阅读内容随机性很大,整体缺乏计划性。中英文绘本穿插进行,一般由哥俩自己挑选感兴趣的图书,然后,我和他们一起读。

    育儿反思:在亲子阅读方面,虽然认识到其重要性,但由于精力和知识的欠缺,在具体实施方面有点儿流于形式,没有明晰的计划和目标,在读过的图书方面也一直没有做任何书面记录。在未来要加强阅读的计划性,让孩子的阅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在图书内容的甄选以及绘本阅读的方式方面还都要再下功夫,更加用心。

  现象4:沉迷iPad,时间控制不好

  无论是晚上还是周末,顺利哥俩只要在家,拿起iPad就放不下,听歌,看动画,玩游戏等。因为怕看得太久,对哥俩视力不好,所以,我经常更换iPad的藏匿地点,但总会被鬼精灵的俩小家伙发现。

  育儿反思:iPad操作简便,容易上手。大量丰富生动的儿童视频节目对孩子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孩子在iPad上花的时间比较多,关键原因还在大人。在面对诱惑时,大人有时候都容易动摇,更何况一个三四岁自制力还不那么强的孩子。平常自己在做饭或者工作时,为了图一时耳根清静,所以有时会放纵孩子的行为。当大人执行规则的尺度时宽时严时,要想让孩子树立好的规矩就相对困难一些。实际上,根据个人经验,只要父母愿意陪孩子一起玩,哪怕是最简单的做迷藏游戏,孩子也会马上放下iPad,因为父母的爱和关注对孩子的吸引力远远会超过iPad所以,要想杜绝让孩子变成“苹果”宝宝,改变还是要从家长做起,制定规则,约定好孩子可以看iPad的时间限制,并严格执行。其次,多带孩子走出家门,亲近自然,探索世界。 

现象5:语言暴力

在哥俩发生争执时,比如利利觉得自己吃亏时,会哇哇大哭以引起父母的注意。而顺顺这时就会像一个小大人似的,大声地呵斥弟弟,“你还哭,你还哭,你再哭,我就打你了。”或者说,“我就不要你,把你扔到游泳池里面去。”

育儿反思:很明显,孩子说话的口吻是从大人那里学来的。每一天,在感受到儿子成长带来的喜悦同时,也时不时为他们制造的麻烦而感到气馁绝望,甚至在情绪失控下,对他们大吼大叫。父母气恼时,口不择言,孩子听到却会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发泄方式。在处理个人情绪时,作为父母,我们仍需要继续修炼,只有父母学会以理性的方式处理问题,保持心平气和,孩子才能在熏陶下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智慧,从而明白气急败坏的吼叫并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我们应该让孩子了解,父母的爱永远是没有条件的。父母不满意的只是他们一时的行为,并相信孩子可以自我纠正。 

    前两天,看到一位妈妈的博文,抱怨自己给女儿做了十多年饭,却从来没有听到女儿的一句感谢。表面上看,问题似乎在于女儿缺乏感恩之心。但以我看,是父母的教育不到位,如果父母一直认为孩子只要把书念好,别的方面都不那么重要,而父母永远都会任劳任怨,心甘情愿地付出。孩子会觉得什么都是应该的,不需要感谢什么。如果父母从一开始就给孩子灌输感恩心态,对别人的付出和帮助要及时表达感激之情,孩子也就会有这方面的意识。在今天放学的路上,顺顺就主动说,“谢谢爸爸昨天帮我理发,我今天感觉很舒服,下次,你还给我理这样的头发。”

   从以上的反思来看,孩子的种种问题,根还是出在大人那里。培养孩子要从改变父母本身开始。孩子给我们带来人生的希望和生活的动力,并将促使我们不断地成长和成熟。

   最后,衷心感谢上苍四年前慷慨的恩赐,把顺利哥俩带到我们的身边!祝儿子们生日快乐,一生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