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距离观察美国家庭亲子关系的两点感受

(2012-08-03 07:41:24)
标签:

东西方育儿观念

文化差异

美国

温哥华

尊重

平等

对话

杂谈

分类: 育儿杂谈


上周日,我在SFU的美国同学Mary一家从西雅图专程开车来访,两家人一起包饺子,品茶,聊天,渡过了快乐的一天。Mary有一个12岁正在上中学的女儿,名叫Helena,在整个的交流过程中,表现得落落大方,开朗自信。这是自去年来加拿大后第一次在家里招待来自美国的客人,而且还带着自己的孩子,因此,我格外关注他们在亲子互动方面到底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Mary家的先生是一位从事节能环保设备销售的工程师,非常健谈,虽然是初次见面,但聊得相当投机。国内有句话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情人。看来,这个说法也同样适用于美国的爸爸。每每提起女儿,爸爸的眼光除了柔情就是自豪和骄傲。爸爸坦言,作为一名理科生,自己擅长数学和科学,但遗憾的是女儿没有遗传自己这一点,但话锋一转,他说自己闺女是一个theater girl,从小热爱舞台,热爱戏剧表演。尤其最近,女儿和同学一起,根据热门小说《饥饿游戏 》(the Hungry Game)改编并拍摄了自己的电影。我开玩笑说,Helena马上就成明星了,爸爸也会意地开怀大笑。相比国内的一些父母,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眼中似乎看到的更多是孩子的缺点,而且总爱拿别人孩子的优点跟自己孩子的缺点相比,比来比去,让孩子感觉处处不如人,进而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在西方的育儿理念中,特别强调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让孩子听从自己的内心,父母则竭尽全力,帮助孩子发现并发展自己的兴趣,实现自己的梦想。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生的成功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尽管东西方文化有差距,但爱子之心是相通,我们应提防自己无意间以爱的名义扼杀孩子的个性,泯灭或许可以让孩子成功的一条梦想之路。


午饭后聊天时,随口谈到西雅图和温哥华两座城市的比较。Mary跟先生表示,相比纽约而言,西雅图的生活压力要小,生活质量要高些。这也是为什么西雅图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的原因。据说,有一次,美国和某国洽谈飞机制造合作时,美国高层就建议把公司设在西雅图,因为那里住着很多航空工程师。大人们聊得尽兴,Helena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甚至有时大人暂时疏忽了她要发言时,爸爸总是抬手示意,说女儿有话要说,并鼓励孩子大胆地发言。Helena也的确有自己的想法,比如,针对温哥华目前以旅游为主,中小企业居多,缺乏大型支柱性产业的现状时,小姑娘提出,温哥华应该大力发展文化艺术,把温哥华打造成一个艺术家聚集的圣地。在每次女儿发完言后,爸爸的第一句话总是,You have a very good point。你讲得很好。通过交谈,一方面,心里很是佩服美国中学生的知识面的确很宽,另一方面,对父母从小尊重孩子,平等对待,积极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做法非常赞赏。在国内,朋友聚会谈天时,父母总认为毛孩子不懂什么,所以,一般都不让孩子参合大人的谈话。或者孩子觉得大人间的对话没有意思,跟自己无关,自觉就回避开了。这两种不同的做法,也体现出东西方不同的理念。美国父母鼓励孩子表达想法,甚至不同的见解,其实从骨子里还是尊重平等,把孩子当成独立个体的育儿理念在发挥作用。而国内的父母仍然受传统的尊卑观念的影响,认为孩子作为晚辈们,除了打打招呼,问个好,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安安静静,洗耳恭听大人们的高谈阔论,而不指望毛孩子来跟大人对话,如果大胆质疑,表达不同的见解,则似有冒犯长者之嫌,甚至上升到家教不严的问题。


育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无数小事做起。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品质性格和思维方式。在国际化的今天,如果父母不首先改变自己的观念,如何能够指望孩子成长为自尊自信、释放个性、勇于表现,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而不懈努力的人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