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人民网看到一篇新闻报道,2月16日晚,簋街一家米线店起火,而消防车赶赴救火途中,不仅未获社会车辆让行,反遭并线超车。这则新闻让我震惊之余,不禁陷入沉思。本人在北京开了六年车,在加拿大刚刚开六个月车。虽然同样是开车用车,但感受却大不相同。
这则报道尽管最后强调说所幸无人员伤亡,但也流露出消费官兵的无奈。甚至有官员称,在上下班高峰,如果发生火灾,则危险更大,因为消防车车身大,无法走应急车道,而遭遇社会车辆不让行,甚至抢行似乎已经不是第一次。消防员除了气愤地按喇叭好像也没有什么办法可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火场近在咫尺,却无法靠前。人常说,水火无情。而火灾大多具有突发性,不会刻意避开上下班高峰。这次所幸没有伤亡,但难保下一次就一直这么幸运!
记得小时候,就听大人常说,如果不避让消防车、救护车和警车,如果被轧死就白死了,因为它们都在执行特殊公务。而今天的社会车辆见了消防车竟然不躲不让,令人愕然。如今的人到底怎么了?都市生活紧张忙碌,在路上开车自然也争分夺秒,见缝插针,各不相让。交通拥堵,道路不畅本来就令人憋气,而平日又有太多的特权车飞扬跋扈,抢道逆行,小老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如今大家都堵在路上,无处可逃,反正法不责众,除非你从我头上飞过去。火灾关自己屁事,反正又不是自家后院起火。曾有人戏言,当今中国有不少事情,必须付出生命的代价才会把人触痛,才会改变。小悦悦事件,孙志刚事件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其实,来加拿大之后才知道,这边的特权车,或者说有优先路权的车比国内更多。除了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外,校车、公交车、甚至自行车、行人都有优先权,无论什么时候,司机都需要格外注意避让,因为这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加拿大的驾照考试是出名的难,第一次通过的人是寥寥无几的,大部分人都需要两次以上,甚至有人要考十多次才能通过。本人在国内开过六年车,按说算是老司机,技术还是比较过硬的,但也是考了两次才通过。就个人体会来说,在实际路考中,除了测试驾驶员在速度控制、空间控制、方向把握和沟通等四个方面的技巧外,最重要的就是看你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意识。第一次考试失败,就是因为出考场时没有及时看到反方向来的一辆大货车,而是按照北京积累的丰富抢行经验想直接左转弯,结果被考官制止,最后也因此Fail掉了。
去年刚来温哥华时,住在本那比临近一条叫做Kings
Way的主干道。几乎天天晚上都能听到警笛呼啸而过的声音,当时心里还纳闷,怎么这边天天着火呀?后来才慢慢了解到,加拿大一直实行的是消防、救护和警察联动的制度,一旦出现什么紧急情况,三家将同时出动。无论是笔试还是实际路考,如何避让特种车辆都是重点考试内容之一。在培训教材里,都有详细的指导,告诉司机碰到这种情况该如何正确操作。比如,当司机正常驾驶时,从后视镜看到闪着警笛的特种车时,要求马上打转向灯并就近停下;在没有隔离带的道路上,两边的车都必须立即靠边停车,等消防车过去后才能重新启动,还要与之保持大约150米的距离;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假如碰到路边停放着正在执行公务的警车,司机也需要马上减速通过,确保安全;在十字路口,则需要右道上的司机把车移到旁边的路上,让开通道。在平日停车时,司机则需要特别注意,有消防栓附近的路边不能停,消防通道更不能停。
有人曾说,加拿大司机的守规矩是罚出来的。加拿大是诚信社会,平日里几乎在路上也看不到警察。许多规定是要靠人们自觉遵守的,如果心存侥幸心理,一旦被抓,轻则被警告罚款,重则车被拖走(费用必须由车主支付),甚至追究法律责任。比如路边停车没有在咪表上缴费的,商场规定的免费最多三小时停车逾时的。我就亲眼见过司机被抄牌,车被警察拖走,罚款近百加元。碰到消防车竟然不避让在这里是不可想像的,怕被警察罚款只是一方面,个人感觉,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的交通安全理念的深入人心。
对生命的敬畏,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尊重、体谅、宽容、友好和平等是我感触最深的。在加拿大养车的主要费用之一就是每年保险费。如果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低赔偿额就是100万加元,相当于600多万人民币。即使有了普通的交通索赔事故,次年需要缴纳的保险费用就会直线上升,甚至上涨百分之几百。在裨诗省,只有一家垄断的ICBC保险公司兼管驾照考试和发车牌。按照法律规定,不上保险是绝对不可以开车上路的。所以,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些奇怪的现象。车子发生刮蹭事故,即使挺难看的,如果不影响驾驶,司机一般都不会去报修。前天在路上,见到一哥们的车窗碎了一块,人家竟然只是拉了一块网布遮上照开不误,真能凑合。
在加拿大开车,我已经很久没有用过喇叭了。在这里,按喇叭相当于骂人,在对别人实在忍无可忍或者碰到危险紧急情况才会按喇叭。在路上很少看到开车来回变线,在车流中穿插逞强的。这里的司机大多心态很平和,时常替他人考虑。说实话,因为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我这半年开车出门时,时常会走错道,比如犹豫该不该拐弯或并线。但每碰到我临时打转向灯,后面的车总是友好地减速示意可以安全并线。心里感动之余,下次碰到类似情况,也会不自觉地慢下来让别人并线。人跟人之间,就是这样一种信任和宽容。
说到尊重和平等。在停车场,那些最好的车位总是预留给残疾人的,上面有特殊的轮椅标志。一般司机不会图自己方便去抢占这些车位的。在混行路段,假如是双向单车道,碰到前面有骑自行车或摩托车的,司机不可以按喇叭催促别人,只能慢慢跟在后面,等待相对安全的时机才可以超车。因为骑车人也拥有平等的路权。
在加拿大,有一种明显的感觉,那就是路上的车速度都挺快。但却是在大家都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提高通行效率。无论任何时候,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不要影响别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