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蒙氏幼儿园的利与弊

(2012-02-15 04:09:22)
标签:

蒙氏幼儿园

利弊

加拿大

教师素质

学习风格

家长期望

杂谈

分类: 育儿杂谈

     日前,有位网友因为女儿择园曾向我打听加拿大蒙氏幼儿园的情况,想了解蒙氏园跟普通园相比有什么不同?一般开设什么课程?选择蒙氏园有什么利弊?顺利哥俩不到1岁开始在中关村上金宝贝,不满2岁在回龙观的一家蒙氏家庭幼儿园上学。一年后,不满3岁在加拿大温哥华的一家蒙氏集体幼儿园上学。四个月后,因为搬家的缘故,转到一家传统的幼儿园上学至今。根据顺利哥俩这两年半上幼儿园的亲身经历,我就从一名家长的角度谈谈自己对于蒙氏园利弊的体会和认识。     


初识国内的蒙氏园


     和所有的父母心理一样,作为家长,我们总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孩子创造最好的成长环境。当初,在顺利哥俩连路都不会走汉语都蹦不出几个字的情况下,我们就毫不犹豫地一下子花了两万多人民币给小家伙报名参加金宝贝的全英课程。说实话,给自己花钱从来没有这么大方奢侈过。此后一年,风雨无阻,每周带孩子去新中关大厦上课。现在回想起来,这样投入到底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语言上会有多大帮助现在还无法下结论,但至少锻炼了哥俩对于集体生活的快速适应能力。

    可以说,在金宝贝一年参加的集体活动为哥俩在23个月开始上海晶之家蒙氏幼儿园做了非常好的铺垫。我还清楚地记得,顺利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奶奶心疼俩孙子太小,怕不适应。在家里掉了半天眼泪后,又来到幼儿园附近,前院听听,后院转转。当时奶奶心里拿定的主意就是,如果听到哥俩的哭声,就立即把他们领回家,绝不能让孙子受委屈。但后来事实证明,小家伙适应得很好,并没有像奶奶所担心地那样哭闹。

     其实,当时对于蒙氏教育了解并不多。第一次接触是因为工作需要和国内一位电视节目制作人谈项目合作期间,她给我展示了一段在美国拍摄的有关蒙氏教育的纪录片。在该短片中,删删学步的儿童走进教室时,身上背着自己的书包;嘴里还噙着安抚奶嘴的宝宝在专注而安静地看书;一群小不点儿在吃完饭后自觉地把凳子放回原处,并排队把脏盘子放到厨房指定的位置。那段视频不长,但孩子们自信、独立、相互尊重以及对于环境的爱护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顺利哥俩在海晶之家的日子越久,我对蒙氏教育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这家位于小区中的家庭幼儿园是由一位年轻却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老师创办的,不大却有一种家的温馨。当时班上有十多个孩子,最大的孩子五六岁,顺利最小,不满两岁,属于蒙氏典型的混龄教学。即使在国外,也有家长对此存在疑虑和担心。家长时常担心,自己的孩子小,会不会被成为大孩子欺负的对象?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混龄教学,对于大孩子来说,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协助老师照顾小同学,培养责任感,提升交流能力和领导能力的机会;而对于小孩子来说,可以通过观摩大孩子的行为,不断提升“工作”难度,挑战自己,取得进步。强调合作和尊重他人是蒙氏教室的核心理念。 

     蒙氏教育理念倡导尊重孩子个性差别,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工作”内容并按照自己的进度完成。在蒙氏园里,孩子们玩的各种教具都是定制的,材料环保,尺寸也是适合孩子身高的。海晶之家的课程安排也是室内和室外活动结合。课程包括语言、音乐、手工等。细心的老师从入园第一天起,每天都详细记录孩子白天在幼儿园所做的“工作”、饮食、休息、运动等。其中,“小喇叭”栏目是我最喜欢看的,专门记录孩子在幼儿园发生的趣事。在日常生活中,老师特别注重孩子自理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比如自己吃饭、收拾整理玩具、穿衣服脱衣服等。作为当时班上年龄最小的,老师也极为耐心,比如在刚入园小哥俩中午无法独立入睡时,老师会陪在身边,甚至抱着帮助他们入眠。室外活动则结合大小动作,训练身体机能,开展团队或小组活动,培养孩子的协作意识。总之,一年多下来,无论孩子还是大人,对于这段学习和成长经历的记忆是甜蜜的。

 

走进加拿大的蒙氏园

 

     籍着对国内蒙氏园的美好记忆,去年八月来到温哥华后,我们选择的目标当然直指蒙氏幼儿园。毕竟,国内的蒙氏幼儿园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逐步兴起,而发源于欧洲并迅速风靡全世界的蒙氏教育理念在北美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在经过搜索比较后,发现蒙氏理念在这里的确比较盛行。无论是家庭园(Family Daycare)还是集体园(Group Daycare)都有不少声称自己采用蒙氏教学法。但相对来说,集体园的师资力量,办学经验和设施环境要好一些,费用也更高一些。家庭园学费一般每月500600加元,而蒙氏园每月则需要9001000加元。

    在入学前,按惯例,园长会接受家长咨询。在选择阶段,曾和本那比一位具有40多年蒙氏教育研究教学经验的园长见面聊了一个多小时。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洗脑过程。根据她的介绍,3岁至6岁,不同年龄的孩子所开设的课程也是循序渐进的。蒙氏教育的五大教育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在实际教学中,这些内容是巧妙的融合在日常课程中的。老师的作用在于环境的准备,每天为孩子们准备适合他们水平的“工作”,并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提供操作示范和指导。低龄段有语言、音乐、美术、手工,高龄段将增加数学,Phonics, 文学、阅读等。顺利那时刚满三岁,属于低龄段,特别强调通过感官比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来认识周围的世界,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分类能力和注意力。比如,在课堂上,老师要求孩子们把一些蔬菜图片进行分类,分出哪些蔬菜可以生吃,哪些蔬菜必须煮熟吃,哪些蔬菜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吃?

    为了让家长和孩子亲身感受教学氛围,我们曾参加过一次体验课。虽然因为这家园仅提供半天的 Preschool,不符合我们全天Daycare的要求,所以后来放弃了。但这节课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上课后,孩子们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动手做自己的名牌。首先根据个人兴趣从一堆小动物造型进行选择,来装饰自己的名牌。顺利哥俩分别选择了狮子和老虎。名牌做好后,孩子们高高兴兴地挂在胸前,开始Circle Time。老师坐在中间,让小朋友依次说出自己的名字后,便带领大家边拍手边唱,比如,“Harry, Harry, that’s a beautiful name.”可以看出,从第一节课开始,就在引导孩子的自我认同和自信心的建立。

    去年9月开始,顺利哥俩在Bee House幼儿园开始上学后,很快我们就感受到这家蒙氏园在管理上的严格。尤其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特别显示出老外的较真和执着。比如,每天早晨一见面打招呼,握手时必须用右手,而且眼睛必须看着对方。如果孩子伸错手,或者眼睛游离看着别处,老师这一关绝对是过不去的。甚至有的孩子因为情绪不好,说Good Morning时语气不好,老师也会及时指出并让他Say it nicely在日常交往中,需要尊重对方的身体和空间。如果想要拥抱对方,也应先征求对方同意,“Can I give you a hug?

    相比国内老师的爱心和耐心,加拿大幼儿园老师在那些他们认为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方面,非常讲究秩序与规则,强调个人责任感的形成,约束相当严格。比如,在国内时,孩子午睡困难时,老师可能会陪着。偶尔不好好吃饭,老师甚至可能动手喂一下。在这里,老师的处理方式则是,午睡时,到点儿不睡,就会把你的小床收走。你可以不睡,但不能影响其他人。午餐也是,假如孩子磨蹭,不好好吃饭,到点也是熄灯。你就别吃了。一天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要把玩具学具放回原位。每到这个时候,顺利哥俩经常会一边收拾一边唱Clean up, clean up, everybody everyone! 像喝水这样的事情,老师不会特意提醒。假如想喝,那就找老师或自己解决。顺顺刚开始的一两个月,因为白天喝水少,加上空气干燥,流了几次鼻血,但后来就自己知道要水喝了。在比如上厕所和洗手这样的小事儿方面,幼儿园都有明确的规程要求,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告诉孩子正确的步骤。上厕所共分Pull down pants, sit down, wipe, pull up pants, flush五步,而洗手也包括turn on, get soap, wash hands, turn off, get paper towel五步。顺利哥俩在经过这种训练后,无论走到哪里,上完厕所后,裤子还没完全提好,他们马上就会去找马桶的按钮,及时冲水。

    幼儿园每个月会发Newsletter,告诉家长本月的课程设置,主题,活动安排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宜。从顺利带回来的材料看,覆盖的主题相当广泛,涉及自然、地理、历史、科学等。由于加拿大是一个多文化融合的国家,节日自然很多,劳动节、万圣节、感恩节、复活节、圣诞节、春节、情人节等等。结合节日会给孩子们介绍节日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每周五都有一个分享环节,比如让孩子从家里带一个以H打头的东西跟同学分享。

 

蒙氏园是否适合所有孩子?

 

    从前面的描述来看,在蒙氏园的经历对于顺利哥俩的影响总体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社交能力、自理能力、语言启蒙、独立性、自信心培养等方面。今年一月份,因为搬家缘故,哥俩不得不离开这家幼儿园,转到离家比较近的一家传统幼儿园。在和这家新幼儿园负责人交谈时,谈及理念,她只强调了一句,“We will make children feel at home.”从近一个半月的表现来看,哥俩还比较喜欢,跟同学相处地也很融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再也不用看到原先蒙氏园里一位叫Joyce的老师。据小家伙说,Joyce老师老爱说他们。那位来自香港的女老师平时老爱扳着脸,可能对孩子们比较严厉吧,所以导致哥俩对她都很抵触。

    在选择蒙氏幼儿园时,个人觉得,教师素质、教室环境、孩子风格、家长期望这几个因素都要综合考虑。其实,蒙氏教育法对于教师个人素质要求很高。教师扮演的是导师的角色,其作用是能够适时地对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予以回应,并在恰当的时候给儿童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干预。老师应致力于通过与儿童的互动,营造一种心理上平静的氛围和专注的活动,真诚热情的反应,尊重每个孩子及其需求。说白了,所有的教学活动是要在教师的组织贯彻下完成。假如教师本身对理论把握不到位,甚至领会错误,比如把蒙氏教育等同于蒙氏教具的学习和操作,那么就会误人子弟了,是真正的“蒙事”了。此外,在不少蒙氏园里,从3岁到6岁,可能一直都是几位固定的老师授课。假如老师和孩子相互不喜欢,甚至排斥,那么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显然是不利的。

    教室应是一个有准备的学习环境。安全有序、安静整洁、美观悦目,适合孩子高矮比例,视觉上和谐。教室还要对准备好的环境不断调整以便适应孩子不断发展的需要。

    每个孩子的学习风格也不尽相同。比如有的孩子更喜欢通过和别人讨论这种形式来学习的话,那么,在蒙氏园强调自我控制学习步调,相对安静,可能就未必适合。对于五六岁即将上学的孩子来说,也有家长担心已经习惯了“自由”的活动氛围,孩子能否适应那种要求学生坐在课桌前听老师讲课的传统教育模式?

    最后谈谈家长的期望。因为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也是重要一环,所以,父母当然也需要更新观念并积极参与其中。假如父母还持有传统的观念,看中老师在课堂上教会孩子多少字,会数多少数,记了几个英文单词,会说几个英文句子,会背几首唐诗?那么,可能也不适合蒙氏幼儿园。因为蒙特梭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不是为上学作准备,而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