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慈善的两个基本前提
(2011-09-09 11:06:50)
标签:
财经 |
分类: BUSINESS[商界] |
企业家首先是个商人,是商人就得以盈利为关键性的目标。
但企业家也必须超越商人,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并形成超越商业本身的社会影响力。
我非常高兴看到国内很多企业家开始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爱心,来回馈社会,这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但是我认为企业家慈善必须基于如下两个重要原则:
一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家本身是社会的非常宝贵的稀缺资源,其时间和精力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
企业家本人拿出多少时间和精力来慈善,这同样是个资源分配问题,其基本原则是:不能牺牲了企业本身的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比如企业今年纯利润是一千万,不可能拿出八百万来做慈善,必须量力而行;
慈善本身决不能以数量来衡量,而是要按照实际能力来做。
否则慈善活动就变成了有商业目的的公关行为。
纯粹的慈善行为是慈善机构的职责,企业家首先是个商人,这一点是不能模糊的。
二是企业必须善待自己的员工,让员工幸福快乐;
对此我非常不认可富士康集团老总郭台铭的慈善;
因为从如此严重的系列员工跳楼事件看,其企业内部管理是高度压榨,非常不人性化的;
通过如此血腥野蛮压榨换来的利润,再拿出来以公司名义,以郭台铭名义回馈社会,总是感觉很不妥。
与其说是公司在慈善,郭台铭在慈善还不如说是广大员工的牺牲换来的,颇有挖东墙补西墙的味道。
评价企业家对社会的贡献是看总体社会贡献,不是把企业内部看成个黑盒子予以忽略。。。
所以,企业家启动对企业外部的慈善行为的前提是对公司内实现了人性化,科学化管理,内部达到了高水平状态。否则,舍弃内而求外,那是变相公关,是商业行为,不是社会行为,更不是慈善!
如果我们允许以牺牲A的利益来换取B的好处,这怎么能叫慈善呢?
这跟劫富济贫的大侠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毕竟别人劫的是富人的财,不是普通的穷苦大众宝贵的生命!
shann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