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兰氏阅读题你来试试

(2022-03-15 21:48:19)
标签:

教育

文化

时尚

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在第一单元我们感受了众多杰出人物的风采。这些文章都带有传记色彩,传记可分为他传和自传。现以流沙河为传主,让我们再一次重温传记的有关知识。

流沙河(19311111日~20191123日),中国现代诗人、作家、学者、书法家。

(一)他传(22分)

流沙河轶事

李钢

他的轶事很多,现随手拈出几则记下。

流沙河打电话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流沙河在《星星》诗刊社任编辑,独占一办公室,一手著述,一手编诗,日常生活杂事均由夫人代为处理。

一日有事需要联系,他叫夫人去传达室打电话。夫人觉得这是他们老余家的私事(流沙河本姓余),不便插手,就坚持让流沙河亲自去打。流沙河面呈难色,推三推四,却拗不过夫人,只得拿着电话号码去了。半晌,只见流沙河急匆匆地走回,将夫人从人堆里拉到僻静处,四下张望后怒气冲冲地说:“你快告诉我,电话这东西,究竟是先拨了号再拿起来,还是先拿起来再拨?”夫人闻言,捧腹不止。仔细地想,此前流沙河还真的不曾亲自拨过一次电话。

流沙河待客

 

流沙河无事好清谈,盘腿坐于椅上,面前放一盒烟一杯茶。平日他门前慕名求见者不少。有一天他热情接待一来访者,高谈阔论半天后,才发现对方蓬头垢面,衣着不整,神志恍惚且语无伦次,乃一精神病患者。流沙河大惊,设计将其哄骗出门后,赶紧添置一只门镜。从此再闻敲门声,他必定趴在门镜上反复观察并高声提问,直至确认来客正常无异后,才打开门。

流沙河吹电扇

 

某年某日午后,我在流沙河办公室与他对坐聊天。时值盛夏,天气炎热,流沙河见我额头冒汗,就从桌下拎出一台电扇让我吹风。我欲使电扇摇头与他共享,他连连摆手道:“你个人凉快就行了,我不敢吹。电扇风猛,我一吹就感冒。”

见我吹得舒服,他又有些羨慕,遂指着电扇说:“这发明电扇的人其实是个笨蛋,如果让我来发明,我就要给它设计一个装置,让它能抬起头对着天花板吹,这样落下来的风很柔和,我也就不怕了。”我立即拧松电扇机头下一螺丝,将扇叶仰起。流沙河见状大喜,拍手道:“啊呀!原来人家不笨,已经发明成功了!”流沙河拥有电扇数年,竟不知它还有这样的机关。

 

流沙河赠书

 

流沙河长我二十岁,为诗坛前辈,常有新著赠我。他赠我的第一本书是《流沙河诗集》,题款为:送给李钢同志。第二本书的题款就变成:李钢同志雅正。再送给我诗集《故园别》,题款已写作:李钢同志赐教。

后来收到他的《十二象》,扉页上写着的竟是:李钢垫枕

不久又出版了由他编著的《台湾中年诗人十二家》,他请人转交一册给我。翻开扉页一看,这一回流沙河却用墨笔写着:李钢我儿跪读,尔父手谕。

 

冥币

 

诗人收藏的东西往往很怪。我与诗刊社的王燕生先生在贵州相遇,闲聊之时他掏出一个小本子来向我展示他的藏品,竟然是几张冥币。人活着敢在身上揣这东西的,大概也就是诗人了。

这种冥币的面值很大,一张就有五千万,几张加在一起,我面前的燕生,俨然是一位巨富。见我也有喜欢的样子,就送了一张给我,可谓挥金如土。其中有一张烧缺了一个角,燕生视为极品。这张缺了角的,死活也不肯相赠,他说那张票子已经开始流通了。燕生会唱山歌,为人豪放幽默,但眼下这种幽默很冷,透着寒气。

意外地发了一笔冥财,我也揣在身上行路。回来又去了成都,到流沙河先生家神侃,其间说到燕生赠金的事儿,孰料他的兴趣倍增,要我把冥币拿出来瞧瞧。可见喜欢这种藏品的诗人,不止燕生与我。

流沙河接过冥币,翻来覆去仔细看了很久,仿佛考证一件文物。冥币的正面套印红绿二色,背面是蓝。标有中英两种文字,编号用阿拉伯数码。流沙河说票面汉字用的是繁体,横写的“冥通银行”与“阴冥通用”字样,排列仍然是由右至左,可知阴间的文字没有改革。

票面居中有头戴王冠者的半身像,他认为那是玉皇大帝,因两侧已注明“行长玉皇”、“副行长阎罗”,所以阴间的财权,并不在阎王手中。冥币背面的一座飞檐大殿,流沙河考证既非凌霄天宫,亦非阴曹地府,却正是冥通银行的所在。

他说那里依然停留在古代,然而正副行长的签名却很有意思,使用了英文花体字,玉皇和阎王也通晓外语了。他又把票面上的一句英文译出来:另一个世界通用的钞票。另一个世界,我们就从一张冥币上窥视它,很近又很遥远,很虚又很实在。我们由此得到了一种快乐。

(本文选自《时间升起》 李钢 著,重庆科技出版社)

1.“逸事”,多指没有正式记载的有关某人的琐事。“轶事”,意思是不见于正式记载的事迹。作者为什么不用“逸事”?请先解释“琐事”,再说明原因。(4分)

2.在李钢笔下流沙河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征?(4分)

3.如何理解下面的加点的词。(4分)

1)后来收到他的《十二象》,扉页上写着的竟是:李钢垫枕

2)见我也有喜欢的样子,就送了一张给我,可谓挥金如土

4.《邓稼先》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此文也采用了,请总结:小标题有些什么特点?《冥币》这个标题与前面的小标题、大标题和谐吗?为什么?(6分)

5.学习了第一单元、研读了《这家伙》,判断表述不妥当的一项(    )(3分)

A. 传记要选择重大的、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事件详细记述,细枝末节的事要摒弃或一笔带过。

B. 人物的言行是揭示传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的重要方法。

C. 传记虽无须采华丽的词藻,但须用词精当贴切、句子明白流畅、层次分明。

D. 传记无须繁琐的描写、多余的形容、曲折的情节。

1.琐事,指琐碎的事情,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情,很普遍,无关紧要。(1分)作者觉得这些事情虽然没有被正式记载,但不普遍,也不全是无关紧要的。(1分)它们能充分地展示流沙河的性格特征,(1分)也表明了李钢内心对流沙河的尊敬。(1分)

2.缺乏生活常识、自理能力差。(1分)热情好客却粗疏马虎,又有些迂。(1分)好开玩笑,与李钢关系越来越亲密。(1分)学识渊博,谈吐幽默风趣。(1分)

3.垫枕,就是用来垫枕头。(1分)这是流沙河谦虚的说法。(1分)

   挥金如土,指人用钱大手大脚。(1分)但这是冥币,不值钱。是幽默风趣的说法。(1分)

4.特点:简短;(1分)能概括文段内容或点明主旨或者是精彩细节;(1分)能吸引人的眼球;(1分)小标题要在大标题的统领之下,不能旁逸斜出;(1分)小标题之间应有一致性,不能有相互包含或矛盾的关系。(1分)

《冥币》这个标题虽然可以统率在大标题之下,但与其他小标题语言形式差异太大。(1分)

5A

 

(二)自传(18分)

这家伙

流沙河

这家伙瘦得像一条老豇豆悬摇在秋风里。别可怜他,他精神好的很,一天到晚,信口雌黄,废话特多。他那鸟嘴1957年就惹过祸了,至今不肯噤闭。自我表现嘛,不到黄河心不死!

说他是诗人,我表示怀疑。

第一,据我观察,他几乎不读诗。每天他溜下楼一两次,到街上去逛报刊亭。诗歌刊物啦别的文学刊物啦他一本都不买,倒去买些莫名其妙的印刷品,而且期期必买。诸如《化石》《海洋》《科学画报》《自然之谜》《飞碟探索》《天文爱好者》《知识就是力量》《环球》《世界之窗》《国际博览》《东西南北》《现代世界警察》《新华文摘》《读者文摘》《青年文摘》《台港与海外文摘》。这类玩艺儿对写诗有个屁用,他倒夜夜狂读不已,好比吸毒上瘾一般。此外他还嗜好侦破小说——低级趣味!

第二,据我了解,前几年他确实写过诗,近几年几乎不再写诗了。江郎才尽,所以才去写些莫名其妙的文章,骗稿费嘛。几乎不写诗了,还算什么诗人!

最可笑的是,第三,他根本谈不出写诗的经验。有那些写诗的年轻人在会上诚心诚意向他取经,他却惊惊诧诧支支唔唔啥都谈不出来。那副窘态就别提了。其实写诗经验很容易谈,谁请我谈,我就大谈特谈,而且随时谈。传帮带嘛,有责任嘛。他谈不出来,证明他肚子里没有货。没有货就不谈,也算实事求是。可是他忸怩了老半天,嗨,居然谈起来了。他发言说(表情非常诚恳):“我有一条宝贵经验,就是字迹清清楚楚,不要草得龙飞凤舞,稿面干干净净,不要改得乌猫皂狗。多年来我一贯这样做,所以我的投稿,编辑看啦,首先印象不错,相信我是认真写的。我有半分好处,编辑也能发现。这条宝贵经验使我获益不浅。此外便没有任何经验了。”他的这条经验引起哄堂大笑,有喝倒彩的,有鼓反掌的。这老傻瓜,他还洋洋得意,站起身来频频鞠躬。我真替他脸红!

试问,他算什么诗人?

说实在话,这家伙缺乏诗人的气质。看见一树花,他不去联想青春啦爱情啦,倒去细看花蕊,研究什么雌雄同花异花。看见一只鸟,他不去联想蓝天啦白云啦,倒去调查它的古名和洋名。某处风景绝佳,大家都醉了醉了,他一点也不醉,倒去观察山林的滥伐和水质的污染。游泳,他只觉得好玩,一点也联想不到风浪与拼搏。爬山,他只觉得太累,一点也联想不到崎岖与攀登。诗人的气质嘛,就是疯疯傻傻,如梦如醉。他缺乏的正是这个。

看这家伙怎样写诗,实在有趣。他在一张废纸上面涂涂抹抹,一句句的慢慢拼凑,一字字的缓缓雕琢,真是老牛拉破车呢。嘴里还嘟嘟哝哝,就像和尚念经,看了叫人心烦。又常常停下笔查字典,一点也不爽快。这样磨磨蹭蹭,冷冷静静,斤斤计较,还有屁的灵感!我的经验乃是写诗必须铲除理智,消灭逻辑思维,只用形象思维,昂扬主观战斗精神,进入狂迷状态,一气呵成,势如长江大河,直泻千里,绝对不能拖拖拉拉,误了灵感,尤其不能改来改去,损了灵气。用字妥不妥,造句通不通,又不是中学生写作文,管他做啥!

总而言之,这家伙不是写诗的材料。

最讨厌的是这家伙写诗写文念念不忘1957年,死死揪住文化大革命不放。我认为他是在“配合政治”。诗嘛,能给读者以美感享受就行了,何必去说政治。什么叫美感享受呢?就是读了心头觉得舒服,好比夏天吃冰糕,冬天吃狗肉。对,诗就是冰糕,诗就是狗肉。诗不是火,更不是剑,连辣椒都不是。诗不能伤任何人的感情和胃口,必须是Pure  Poetry(纯诗),离政治愈远愈有生命力。他写的那些诗老爱纠缠旧账,还夹杂着个人怨气,不但毫无美感享受可言,而且在方向上大成问题。这是向后看呀,不好!

何况忧国忧民根本不是诗人的事。忧患意识乃是闭锁性的落后意识。多讲艺术吧,少谈政治吧。宁效李白之飘逸,勿学杜甫之沉郁。你看人家李商隐的《无题》诸篇,多妙!

说到诗风,这家伙极顽固。人家都在更新观念,纷纷地“现代”了,他还在弄传统,讲求形式节奏之美和音韵平仄之美,要求易懂,要求琅琅上口,真他*的见鬼!我相信年轻人决不愿意读他的诗。历史将淘汰他,无情地!

这家伙最怕我,每次去看他,他都躲入镜子,和我对骂,就是不敢出来。

 

1.“这家伙”指谁?为什么要起这么一个奇怪的标题?(4分)

2.传记除了需要传主要有精彩的人生外,也需要传记作者有精彩的文笔。如:

1)这家伙瘦得像一条老豇豆悬摇在秋风里。

2)什么叫美感享受呢?就是读了心头觉得舒服,好比夏天吃冰糕,冬天吃狗肉。对,诗就是冰糕,诗就是狗肉。

分析并总结这两个比喻有什么特点和好处。(6分)

3.明明是自传,为什么还要使用第三人称“他”。一会儿“他”,一会儿“我”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举例说明。(4分)

1.“这家伙”就是流沙河本人,(1分)此文是他的自白或者叫自传,(1分)这个标题看似贬义,却是自嘲,风趣、幽默,能达到吸引人眼球的目的。(2分)

2.将“流沙河”比作“老豇豆”,本体与喻体相似度高,突出他的瘦,生动形象。(2分)将“美感享受”“诗”这样的抽象的概念比作“夏天吃冰糕”“冬天吃狗肉”“冰糕”“狗肉”,具体可感的事物,生动形象。(2分)特点:善于以生活中的日常事物为喻,(1分)自然、亲切、接地气,易于接受。(1分)

3.“他”的出现使作者能够站在一个与之对立的旁观者的角度打量、审视自己。(1分)而且巧设 “他”与“我”相对,自己开自己的玩笑,风趣幽默,活泼生动,饶有趣味。(1分)如“这老傻瓜,他还洋洋得意,站起身来频频鞠躬,我真替他脸红!”面对别人的贬低,而流沙河则巧妙地化贬为褒,表现对自己创作态度、创作风格的肯定。(2分)

 

(三)比较(4分)

1949年秋,流沙河入四川大学农化系,立志从文。1950年到《川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1952年调四川省文联,先任创作员,后任四川《群众编辑》、《星星》诗刊编辑。1957年因《草木篇》被毛泽东点名划为右派,留成都做多种劳役,劳余攻读古籍,1966年押回老家,锯木六年,钉箱六年,监管劳役前后共十二年。1979年调回四川省文联,任《星星》诗刊编辑。1985年起专职写作。

(选自百度百科)

 

瘦如猴,直似葱。细颈项,响喉咙。眼虽瞀,耳尚聪。能游水,怕吹风。浅含笑,深鞠躬。性情怪,世故通。植过棉,做过工。未享福,总招凶。不务实,老谈空。改恶性,求善终。

(流沙河发表在《成都晚报》上的自述打油诗)

 

能不能用打油诗来代替百度百科资料?为什么?(4分)

 

不能。百度百科面向公众,应清楚明白,让人一看就懂;(2分)打油诗是文学创作,追求是自由、个性、创新,是给有一定专业修养的人看的。(2分)

能。这首打油诗不仅介绍自己的经历、还说了自己的外貌体征,兴趣爱好、性格追求等。(2分)全面生动、琅琅上口,让人耳目一新。(1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