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时评:与其在官德上伤脑筋,不如先给权力套上辔头

标签:
官德权力品行辔头风险成本杂谈 |
分类: YMG时评 |
诚如一些专家所言,官德考察蔚然成风,就是一些官员道德沦丧的最好佐证。但无论是孝敬父母、忠于配偶还是邻里关系、生活圈子,这些措施都不具有太多科学性和操作性,以此来圈点官员道德品行,难度不少。
通过考察官德督促并帮助官员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行,固然是提高执政质量、降低贪腐发生率的有效举措,但是,道德品行本是思想领域的问题,具有抽象和泛化特征,好与坏因为受众的差异,很多时候也是众说纷纭、公婆之争。
只有建立一套严密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制,切实将权力置放在阳光下运行,彻底杀死附着在权力上的各种病菌,那样,很多官员即使不具备良好品行操守,但是,在无缝覆盖的制度威慑下,只能乖乖地把那些贪欲藏在心中。当官员们依法行政、权力敬畏成了习惯之时,道德品行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官德是个笼统、虚泛的概念,很多时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核中一味地在好与坏上纠结,很多时候既浪费了行政资源,又容易扰乱正常的官场秩序。比如说,有的官员在家中是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在官场是老好人,什么工作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上对下都以和为贵,如此官德,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再比如,有的官员雷厉风行、开拓进取,从能力和责任而言,堪称好官。但是,工作方式粗暴、方法简单、不注重团结同志,在家庭责任上也是甩手掌柜、不闻不问,如此官德,又作何评价呢。要是按照一些地方的举措,将官员身边所有的人都纳为线人,一方面可能得出五花八门的答案,另一方面也容易以讹传讹,误伤官员尊严和工作积极性,实则是下策。
诚然,贪污腐败的发生,固然与一些官员道德滑坡有直接关联,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权力缺少辔头,没有置放在阳光下运行。当权力可以在暗箱里操作时,就具有了巨大的能量和利益空间,也减少了很多风险成本,一些官员禁不起欲望诱惑,当了权力的奴隶和工具,也就不难理解。
在权力运行的正义、正当、正确的问题上,再怎么规范的道德评价体系,也不如一套有效的监督体制管用。鉴于此,应该是如何尽快建立并实施制度反腐,而不是在官德考核上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