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富二代”,何时从公共语言消逝

(2010-05-11 08:51:00)
标签:

公民社会

人肉搜索

经济适用房

论调

英子

富二代

杂谈

分类: YMG时评

  网络游戏玩家英子凭借其“炫富嘲贫”的语言引起争论,她所住的地方也遭遇“人肉搜索”,是位于北京的经济适用房。对此,她回应称:经济适用房本来就不是给穷人住的。不少网友在拍砖的同时,也将话题转移到了对“富二代”的讨论上。
  飙车、征婚……凡是关于“富二代”的新闻,总能引起轩然大波。本来一个中性词,在添加了很多人情世故后,被社会力量划入贬义词之列,这究竟是谁的悲哀。实际上,公众动辄对“富二代”评头论足、冷嘲热讽,某种意义上讲,恰恰加剧了社会情绪浮躁,刺激公众失衡的心理。很多专家谈到“富二代”,抛出文化断裂、法治缺失等论调,但他们有没有想过,“富二代”这个词,本身就缺乏人本和人文理念,实则是一种社会情绪偏差甚至错误。
  诚然,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的确有部分人因为成长环境的优越,家庭教育的放纵,逐渐养成了飞扬跋扈、挥金如土等作风。公众对他们颇有微词,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尊崇民主与法治的公民社会,对于任何社会现象的评判,都要保持理性、客观、审慎态度,不能千篇一律,以偏概全。中国自古就有“财不露白”的理财传统。事实充分证明,多数“富二代”在成长过程中,并不显摆和张扬,不少都很低调、朴实、善良,都能凭借自己的人品、学识和能力,很好地融入社会和团队。关于“富二代”不依仗家业而自己打拼的案例,也时常见诸媒体报端。
  鉴于此,少数“富二代”的劣迹和价值取向,就如大千世界的小偷小摸一样,是很正常的社会多元现象,没有什么大惊小怪。但是,鉴于当前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很多人并没有调整好心态,而是带上了很多主观色彩,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统统将富二代视为一路货色,且上升到“社会问题”的高度。
  这种论调,不但难以服众,而且还会招致那些“安分守己”的富二代厌烦和逆反。“经济适用房本来就不是给穷人住的”“就是要永远排第一,气死那些骂我的人。”诸如此类“炫富嘲贫”话语,英子嘴上很快意,但有谁知道,她内心的伤感和失落。“富二代”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富人。而“富二代”这个词汇,在贫富差距拉大这一现实国情下,带有明显的标签色彩,与公民社会的平等、宽容和博爱等精髓相背,因此,要引导“富二代”安分守己,勇担责任,公众首先应该从言谈中将“富二代”删掉。(丛晓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