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 “小皇帝”
(2012-01-16 13:50:30)
标签:
儿童教育杂谈 |
长途飞行途中最怕碰上的旅伴就是哭闹不停的小孩子。其实大多数旅客,特别是自己身为父母的,都很体谅“带小孩的旅客”。后背偶尔被踹一下,起飞降落时小孩声嘶力竭地哭喊一会儿都算不了什么。孩子坐飞机烦躁很正常,机舱里的低气压、干燥的空气、狭小的座位等都会令他们感到不安。可是最近碰到的这一遭却让我忍不住要说说。
从北京到香港,登机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发现周边有四个小孩,离我最近的那小不点儿貌似情绪不佳,正为那撕不碎的“安全须知”纠结着。飞机刚刚开始滑行,我们这一排的节目正式揭幕上演。这一家三口像个小电器商店似的:电话、笔记本、iPad、游戏机、耳机、U盘……一大堆,那对父母忙着拉扯那纠缠不清的电线之际,悲剧发生了,自个儿把安全带解开下地的孩子把脑袋磕在座椅扶手上了。这位在家中绝对是一号人物的“小皇帝”从那一刻起,憋足了劲儿,以最强劲的方式向机上过百旅客展示了他的“影响力”。他爹妈显然属于家庭条件颇好的年轻人,但估计平日俩人忙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带孩子这事儿保准没亲自干过。
起飞很长时间了,“小皇帝”还在变着法儿地闹着,他父母这时已声嘶力竭、精疲力尽,浑身名牌衣服被橙汁、番茄汁和面包渣装饰得五颜六色。好心的旅客纷纷跑来,想贡献点儿力量帮忙缓解。看他指着我餐盘里的面包,赶紧递了过去,男孩将面包撕得稀巴烂扔向四方。空姐们为了这位难服侍的小旅客早已手忙脚乱,拿来一个小兔子布娃娃,换取了十秒钟的安宁,但那孩子马上开始挖小兔子的眼睛和扯小兔子的耳朵,这可比那面包结实多了,扯不下来,有了挫败感就更大声地尖叫。一位祖母级的旅客递上一个小玩意儿,哦,是米奇老鼠,男孩拿过来立马给解体扔了出去,被砸到的前排大叔站起来严厉地说:“小子,别闹了,再闹给你扔下去!”这下可好,不仅让那尖叫声又增加了分贝,这孩子的母亲显然也被惹怒了,只见她杏眼圆睁,死死地盯着那位大叔说:“你这样吓他让我怎么哄?”
无趣的旅客们纷纷摇头离去。其实当孩子自己不慎磕了脑袋以后,那父亲就没好气地埋怨孩他妈。而这位母亲呢,则拼命打那个座椅扶手,还拉着孩子的小手去打。明白的家长都知道,孩子磕磕碰碰太平常了,绝对不能用“打它、打它”的方式地去惩罚那本来毫无关系的死物。孩子必须学会去面对由自身错误带来的伤害,不然只会养成他们长大后犯错就推卸责任,只会怪别人而不是自己勇敢地面对困难。
飞机上这个小孩的需求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得到关注、尤其是来自他父母的关注。而他爸自从起飞后一直潇洒地戴着耳机、玩着游戏,当孩子的闹剧上映到最高峰时,他拿着手上的电子设备离开了座位。母亲肯定是疼孩子的,脑袋磕了之后,她对他承诺:“别哭了,待会儿一起飞就给你买鸡米花!”这话听得我心惊胆颤,心想这咋兑现?怎敢瞎承诺?之后孩子到手的只有面包,所以都被撕碎成米花了。后来她又严厉地说:“再闹,再闹不带你到迪士尼了!”怪不得孩子见米奇老鼠就给肢解了。空中安全员过来帮忙哄那孩子时,孩子妈说:“你看你看,前面那老头叫警察来了吧,再哭他就把你抓走扔下去!”从头到尾我就没见过那妈把孩子往怀里搂一下。不过话说回来,看着她那件钉着形形色色尖锐装饰物和挂满了金属链条的法国名牌上衣,孩子的脸还真无法往她身上靠。
带孩子出去旅行,让他们从小学会接触不同的环境,尊重不同生活方式的人,是教育他们待人处世最好的方法。旅行难免要从与其他人在机舱内相处开始,孩子不是“随身携带的手提物品”,父母需要做的肯定不止上飞机时把他们放在旁边的位置上、下飞机时不要忘记带走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