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力量能把生活真正打倒,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这就是影片《勇士》所诠释出的真理。
影片《勇士》里的两个主角不单单是被打倒了,换句话说是被生活按在地上痛打了一通。从电影慢慢拉开序幕的那一刻一开始,导演就将镜头对准了几乎是一无所有的弟弟,在他和老爸相认的过程中,观众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温情,影片中人物的态度让我们对这个老爸产生了质疑,起码之前他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紧接着,我们看见了一个很不错的哥哥,一个外表光鲜的物理老师却肩负着巨大的债务负担。更加让人痛心的是他因为打拳挣钱被学校停了职,于是他不得不重操旧业,开始了一段匪夷所思的生活。就这样,影片开演不久,智慧的导演就在推移拉伸的影响背后埋下了伏笔:假如兄弟二人同时出现在在角斗场上,故事又会怎样?聪明的你又会支持谁呢?

同样是关于搏击的电影,《勇士》像其他此类电影一样,为了让人物更加丰满,片中的人物背景和现实情况的镜头是绝对不能少的。《勇士》在这方面做得可以说是近乎完美,无论是父子情,还是兄弟情都能感染观众并深深地打动人心。
在《勇士》中,弟弟是最让人纠结的一个人物,他几乎就是一个无依无靠的野孩子,在在他幼小的心中,酗酒的父亲留给了他不可恢复的伤害,尤其是他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母亲痛苦死去后,这个男孩对老父亲的憎恨更是有增无减。一母同胞的哥哥曾经承诺和他一起离开父亲,为了一个女孩儿哥哥却背叛了他,在和哥哥见面时的那个桥段,我们同样也没有看到任何使人感动的画面。在战场上被友军误伤,全队人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因此逃避兵役,但是在逃跑的时候他为了救人又沦为了平民英雄。遗憾的是逃兵事情败露,下擂台的时候,等待他的不是美女,而是宪兵。他参加世界搏击大赛更像是为了向生活报复,纵然他有了一个给战友的遗孀筹集生活费的理由,可但是这个借口设计的实在太过牵强,让人生出几份疑虑。每一次,他将别人击倒在地的那一刻,他都会立刻冲下擂台,头也不回,像个充满怒气的孩子。每一次,他出场的时候,他都会映衬着朗读版的《白鲸》,让人眼前一亮,这种气质和他竟然很符合,除了搏击大海的硬汉形象,其实船长面对大海的不屈和无奈,才是和他最贴切的画面。

哥哥也并没有因为和父亲生活在一起而对这个老男人有什么特殊感情,在这里面,有对他酗酒的厌恶,也有对他形象的憎恨,甚至还有对父亲更加喜欢弟弟而产生的妒忌。和弟弟相比,哥哥似乎更加幸运,他拥有着理解自己的妻子,对自己钟爱的孩子,还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让人唏嘘的是女儿的病把他彻底拖垮了,他只好参加世界搏击大赛,来挽救濒临破产的家庭。由此我们可以猜想出导演是想让哥哥取胜,虽然弟弟战无不胜,但从主流观点来看,照顾家庭总是第一位的,坏孩子只能担负悲情的角色,除此之外我们找不到任何说辞。片子中哥哥的出场,伴随着莫扎特的乐曲正好也印证了这一点,反而是弟弟更能博得观众的喜欢。

作为动作电影,《勇士》的动作场面设计得非常成功,这部电影的动作镜头,也是最近几年我看到过拍的最好的。有好多影片为了表现镜头的真实感,一味地采用手持镜头第一视角拍出最过瘾的效果,整部影片却时时刻刻保持着最大限度的克制,几乎没有在场上第一视角的镜头。在《勇士》中,当所有的镜头都冷静地被困在围栏外面,唯一的一场拍摄场内镜头就是哥哥和最厉害的俄罗斯选手的半决赛。这场搏击之所以显得格外真是和刺激,是因为之前没有直接在场内表现肉搏的镜头。因此我们还是看到了拳拳到肉,针针见血,看的人血脉膨胀,肾上腺素激增的雄性暴力画面。并不是说其他镜头没有震撼感,其实这才是电影最精彩的一笔。电影镜头的视角不是搏击者本人,而是观众,这是先前很少看到过的电影现象。在不断的快速剪切中,晃动的镜头浐河着解说员喋喋不休的场外解说,在不知不觉中,让看这部片子的人已经成为了场外最炫酷的的VIP观众,在现场的那些“VIP”看到的只能是一边,作为观众看到的却是立体的,让人不得不庆幸自己的福分。尤其是最后的几场搏击,让观众看得更是手心冒汗,大呼过瘾。视角上的小把戏被聪明绝顶的导演和摄影摄影师安排得更是巧妙之极,虽然还没有拍出《愤怒的公牛》的效果,但是《勇士》中另辟蹊径的镜头和真男人的对决是《愤怒的公牛》里所没有的。
新浪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报刊杂志用稿请支付稿费
特约撰稿\推广宣传\专栏合作
QQ:841499265(注明博客)
MSN:dwj060910@msn.cn
E-mail:841499265@qq.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