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文学“七十年代文”知青形象补——知青的病痛

(2022-05-17 08:48:49)

          网络文学“七十年代文”知青形象补——知青的病痛

    网文“七十年代文”较少描写城市知青的病痛。独在异乡,其实病痛是常事。

知青的病痛

上海知青小白西乡后不久就患上疟疾,但症状不典型,基本没有发冷的阶段(可能是混合疟),只是每天发烧,几天后舒服了一点,然后再发烧,主要难受的是头疼。这样发作了两个周期后,看了《赤脚医生手册》才怀疑到是疟疾,去大队卫生所要了抗疟药氯奎吃了后才逐渐好些,一共发作四个周期。当年夏天又发作过一次,1970年还发作过一次。

开始病情不太沉重时,小白照样参加担水烧饭等家务,后来实在撑不住了才躺下。不过小白尽量不去麻烦他们,难受时不呻吟,不去讨别人的厌。因为小白觉得除了亲人,没有谁喜欢听别人的呻吟。

有一次小白夜间发烧,渴极了,热水瓶也空着,小白就悄悄起来喝生水。

还有一次在疟疾发作周期间,知青一起背粮食去有磨面机的生产队磨面,路上遇雨,逃到3里路外的大队卫生所避雨。

小白忽然感觉又要发作疟疾了,于是尽量忍着,仍与大家说笑。后来体温实在太高了,要来体温计,才发现自己的体温达到39.5度。大家都吓了一跳,小白才说出自己发作疟疾了。众人都很惊奇刚才完全没有发现小白生病了,小白回答说,自己生病的时候不愿意呻吟,因为觉得别人不会喜欢听的。雨停后,小白再没有气力背粮食了,于是自己慢慢走回去,由他们去磨面。

1971年小白留在农村过冬谁知送走另两位知青后,夜里小白突然发烧,口渴后连连喝井水(在农村小白常年不喝开水,节约烧柴),第二天仍然撑着起来,吃了点合霉素。折腾四天,也没有住旅馆,最后病倒好了,最终也没有弄清是什么病

小白还曾数次患过腹胀、泻肚子,自己倒总结出来一个对付这类病的“诀窍”:就是遇到这种情况干脆饿一顿,不行就再饿一顿,一般都能解决问题了。

小白另有一次中暑相当危险:那天夏天“翻红薯藤”,每人分包一条田垄,谁干完就可以先走。等小白干完已经中午了,别人都已经离开。他回知青屋的路上突然头昏,眼前发黑,两腿发软,这下明白自己是中暑了,真是“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这是肯定不能束手待毙。于是小白蹲下来慢慢往前蹭,凭着记忆摸到路边水塘,撩起水来拍在脸上,这才慢慢缓解过来,起身回去,直接躺下,也无力做中饭(知青们已经分伙),饿着歇了一下午才恢复过来。

于是从此每到夏天,小白总是身带人丹,感觉不太对劲,就吃一颗。

小白考上大学后,大一上学期,又发作了疟疾。自己先是将发烧当作感冒,并不在乎;第二次发作时感觉不对,因为很像在农村时的疟疾发作症候,于是去校医务室验血,拿了抗疟药,但还是没有来得及阻止疟疾的第三次发作。

刚开始生病时,小白照常上课、打开水、去食堂。后来感觉有点撑不住才躺倒。

同学们看见小白病倒后,也只是问了一声,没有任何人提起代替小白去买饭菜票,或是帮小白打开水、买饭。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大家面前,除了躺在床上外,别人根本看不出小白是病倒了。

比如小白第三次疟疾发作时,不敢吃饭,因为一直恶心,吃下去就想吐。当天夜里渴极了,连连喝水,自己的开水喝完,只能去喝自来水,一夜都睡不着,但一点也没有影响到同寝室的同学们。

 

感想:小白当年烧到39度多。也不懂得采用物理降温,真是“蛮子”的蛮干啊!

这些“蛮干”锻造出小白“淬过火”的身体。“淬过火”的身体就是坚忍不拔。

小白在生病时的坚忍态度,总是使得别人误以为小白并没有多么难受与虚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