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文学“七十年代文”知青形象补——宽待知青的大队书记

(2022-05-16 08:33:36)

         网络文学“七十年代文”知青形象补——宽待知青的大队书记

    网文“七十年代文”中有不少农村干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远不如农村小说,原因还是几乎全体网文作者都没有真正接触过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干部。

大队书记应该是插队落户阶段知青最熟悉的农村基层干部,因为他们对知青出路的影响最大。知青文学以及知青博客中对大队干部的描写似乎极少,或不可信。

宽待知青的大队书记

刘贵田是一个在当地难得的明智的大队书记。他1960年前后在粮站工作,“三自一包”那年回农村。

刘庄西队知青点是模范知青点,有两间女生宿舍与三间男生宿舍,一间厨房,外带一个院子,先后接收了两批二女七男共九位上海知青。一有机会刘贵田就尽力推送知青出去:位女生进纺织厂、临泉师范,位男生进化肥厂煤矿、勘探队,一位去别的生产队当队长、一位去别的生产队当记工员

即使这九位知青中,有两位身体很差,干不了重活;一位天天游荡,不干活;刘贵田还是尽力推送他们离开。

1979“知青大返城”时,刘庄西队只剩下一位知青这一位确实是送不出去了

上海知青小白从别的知青点合并到刘庄西队知青点,在队里当记工员。1975年“驻马店板桥水库垮坝洪水”时提升为副队长,又被推荐去临泉县参加“抗洪民兵模范表彰大会”。这些都是刘贵田力主操作的。

1975年的洪水淹倒了不少知青点屋子,于是开始大招工了

刘贵田又开始了以往努力推送知青的办法到公社去吵,以小白现在的表现开始游说公社分管知青的副书记,最后押上了自己的官位:这次你们不让他走,这个大队书记就不干了!

正好1976“彻底清查四人帮帮派体系”的工作队快进驻了,公社干部可能感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又絕不肯失去这个能干的大队书记,于是1975先让小白等给煤矿招工的挑,小白因近视被拒,另一位知青被挑中;最后公社只好给了一个较好的工矿名额——勘探队

刘贵田的这些努力,是等小白拿到招工通知后才告诉的。小白也只是临走前送两条烟、两瓶酒,在队里散些烟。平时小白也只是逢年过节送点家里寄来的月饼、罐头等,并没有特意花大价钱请托公社干部那儿更是连想请托也找不到门儿。

当小白1978考上大学,给刘庄西队寄回两斤喜糖后,刘贵田又到公社分管知青的副书记那里狠狠炫耀一番全公社唯一考上大学的上海知青,足见他的眼光之厉害,也证明他当初到公社游说是何等的明智!还拿出小白上大学后写来的信,在大队会议上宣读。

其实小白1974年开始自学高中数学时,刘贵田曾多次看见,但未置可否。

当年刘庄西队属于比较富裕的生产队:有一台柴油机、水泵、磨面机,还有一台缝纫机(专为生产队员服务)。小白每年劳动所得是原先知青点的1.52倍。

刘贵田平时关心时事与政治,喜欢跟小白聊这方面的话题当然见识较有限。

小白上大学后,刘贵田曾来信叹息“包产到户”后集体经济都垮了,很是迷茫。小白当然也说不出什么很有见地的话,只能安慰几句。

刘贵田的二儿子在北京当兵,三儿子在上海当兵。19863月刘贵田去北京看过二儿子后,到上海来看儿子。他联系了小白。

小白去看刘贵田,带了些礼物,他送给小白斤麻油。

刘贵田说起家乡生产不错,每户存款三、四千元的不在少数,上万元的也有。主要靠养兔子(兔毛最高的时候每斤收购价九十多元,现在也有三十多元)、养牛、种庄稼,有的人弄磨面机,轧棉花等。

他大儿子在砖厂工作,月均工资八、九十元。全村百分之七十的人有了自行车,大多数戴了手表。但也有个别户的生活水平低,遇上歉年就接不上顿。

刘贵田临泉县那儿的生产很难再发展,因为不靠大城市,交通不便,产品无出路,乡办企业办不起来。

 

感想:刘贵田属于小白接触的大队干部中眼界最广的人,虽然他对大队里的上海知青都比较友善,尤其是对推动刘庄西队知青的上调非常努力,但是在他的心底里,真正看得起的知青没几个。小白应该算第一号,尤其小白算是整个公社中唯一考上大学的上海知青,也是唯一考上重点大学的知青(包括回乡知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